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服装行业平稳发展调整步伐加快

      2007年,中国服装行业在出口退税下调、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影响下负重前行平稳发展,产业调整步伐加速。

      一、服装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服装生产情况

      2007年,我国服装产业资源迅速向大企业转移,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产量占比大幅提高。东部地区仍然占据巨大的生产份额,但生产已经开始收缩,中部地区产能增长不瘟不火,梯度转移平稳推进。

      1.产业资源向大企业集中,中小企业团队开始萎缩

      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7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179.68亿件,其中梭织服装83.99亿件,针织服装95.9亿件,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13.4 4%、12.35%和14.41%。产量增幅呈逐月微弱回落趋势。2007年11月,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从上年同期的12706家上升到14326家,同比增加了12.75%,规模以上企业服装产量保持较快增速更多得益于企业队伍的壮大,2007年1~11月规模以上企业单个企业年均产量为125.52万件,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规模以上企业产量约占全行业服装总产量的3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

      2007年,我国服装产业资源迅速向大企业流动,大企业队伍壮大的同时,生产规模并未扩张,反而呈现收缩趋势,企业发展方向已经由追求规模效益的成本路线转向谋求高附加值的效益路线。受到政策、成本、市场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特别是加工型中小企业遭遇生存危机,服装中小企业队伍开始萎缩。

      2007年全行业服装产量为512亿件,增幅为0%,其中:梭织服装178亿件,同比下降1.11%;针织服装334亿件,同比增长0.60%。

      2.东部地区增速放缓,中部地区崛起在即

      2007年1~11月,前5名服装生产大省中福建省表现突出,服装产量增幅达到30.12%。广东省仍然位居服装生产榜首,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25.03%。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增长比较平稳。前5大省产量占全国比重保持在80%以上,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内陆省份中发展最稳定的是江西省、安徽省和辽宁省,其他省市近一年半来表现出较大的震荡。中部地区产业发展迅速,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30.10%,占全国服装总产量比重提高了1个百分点。

[1] [2] [3] [4] [5] 
  • 相关阅读
    1. 新品亮相丨让你无法错过的“缝制好帮手”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W20步进罗拉车的十八般武艺
      都在说工厂 阿里1688产业带跟犀牛智造什么区别?
      杰克“野狼团”徒步登山,练体魄,强意志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