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府增强企业竞争力 推动中小企业出口的新政策
- 一、法国外贸逆差扩大的原因
据法国海关统计,2007年法国对外出口商品4001.6亿欧元,虽然增长率与2006年的9.0%相比有一定差距,但仍保持在3.1%的水平上。2007年法国自国外进口商品4393.4亿欧元,增长率为5.4%,2006年该数字为9.8%。从2007年全球商品贸易额增长率为6.2%,而2006年为9.3%的大背景看,法国的贸易表现并不奇怪。但是自2004年以来,法国的商品贸易赤字一直在扩大,2005年为230亿欧元,2006年280亿欧元,2007年达到了创纪录的392亿欧元,引起了各界关注。综合各方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1. 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导致法国在能源领域进口金额大幅提高,是致使法国近四年来持续出现商品贸易赤字的重要原因。如果不计能源的话,2007年法国的商品贸易本可以有42亿欧元的顺差。
2. 欧元的不断升值,使法国制造的工业产品丧失价格优势,阻碍了出口量的提升。尤其是汽车工业尽管取得了顺差,但出口业绩与2006年比远不如人意,从2006年的57亿欧元顺差减为2007年的7亿欧元顺差,这是法国2007年的商品贸易赤字比2006年大幅扩大的另一个原因。
3. 面对来势凶猛的全球化浪潮,法国由于劳动力成本高等原因应对乏力,而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采取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政策则从外部环境上给法国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影响了法国企业出口。
4. 法国的出口很大部分靠大企业完成,中小企业未能成为出口的生力军,且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等因素不能完成提高竞争力所需的科研开发创新,致使法企业技术落后于其他国家,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在对贸易赤字的普遍担忧中,很多专家认为,应站在国际收支的背景下来客观看待这个数字,商品贸易赤字只是一方面,法国的国外投资收入和服务贸易顺差对解决商品贸易赤字造成的收支不平衡是有贡献的。同时从近16年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的情况看,德国和意大利长期保持商品贸易顺差,英国和西班牙则保持了逆差的传统。法国居中,法国前11年是顺差的,后5年才转为逆差。但从服务贸易的角度,情况就不一样了,德国是逆差,法国、西班牙和英国都是顺差。因此问题不在贸易出现赤字,而在于法国企业的生产供给能力应更好底适应法国本土和世界的需要,即提高出口竞争能力上。
二、法国政府的对策
为扭转法国外贸逆差,法外贸和企业国务秘书诺维利在2月初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了促进法国商品出口的10条措施,这些措施体现出法国对企业支持的力度以及向中小企业倾斜的优惠政策重点。10条措施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 简化法国信用保险公司的投保程序,向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多便利。
1. 提供市场开拓保险
市场开拓保险是保险(企业需支付保金)和预支流动周转资金的结合体,具有法国特色。由法国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用于帮助中小企业抵抗在开拓国外市场中可能遭遇的失败风险。第一阶段,企业开拓市场,法国信用保险公司将发生费用的65%-80%返还给企业。第二阶段,被保险人根据出口业绩偿还信用保险公司。从实践情况看,2007年只有1411家企业投保,总额为1.1亿欧元。为激励更多的中小企业走向出口市场,法将简化市场开拓保险的有关程序:
(1)取消建档手续费:建立每份档案180欧元的手续费被取消。
(2)简化预审程序:以复杂著称的外资成分的计算将不再用于年营业额低于7500万欧元的中型企业。
(3)实施简化的续保机制:已经投保市场开拓保险一年的公司,希望继续开拓市场时不再需要重新申请新的保险来延长合同期限。
2. 信用保险
宣布创立非物质险,以保护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二) 改革帮助企业走出去的公共部门
通过建设国外网络将法国企业国际发展署建成一个促进法国企业出口的跨国机构。
法国企业国际发展署与商会在法国或境外签署具体或框架合作协议。这样将使公共部门的透明度加大,以更好地提供服务。
政府将通过对顾客出口营业额的影响等标准来评判法国企业国际发展署的业绩。
(三)2009年末使法国企业国际志愿者(VIE)数量翻倍,达到1万人。
法国企业国际志愿者计划使得法国28岁以下青年被派往国外执行为期6-24个月的任务,该计划旨在充分发挥年轻人专业特长,降低企业用人成本并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年轻职员在获得法国青年志愿者资格后可被派往法国企业在国外的分公司或其他办事机构,也可以被派往与该派出公司存在协议的国外公司或企业。
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法国企业国际志愿者行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此框架下,公司派出的员工可以为公司进行外国市场调研或执行其他商务任务,公司可以免交其社会保证金。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