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增加长期优惠贷款协助纺织业者
印度尼西亚政府将增加资金协助以重建印度尼西亚纺织业,由2007年的2750万美元提高至本(2008)年的4310万美元(增加56.8%)。印度尼西亚工业部“金属、机械、纺织及多种产业部门”秘书长Ansari Bukhari表示,本年的协助将分部份执行,3650万美元分配给大型纺织公司,540万美元协助中小企业,剩下的120万美元则推广该项活动及进行调查。
该项活动将以长期低利贷款(Soft loan)的形式协助纺织业制造商,其大部份的工厂碍于老旧机械及设备而无法扩充产能。Ansari Bukhar秘书长坦承,去年政府未能完全分配重建款项,仅有1650万美元(去年补助总额度的60%)被分配,其中1380万美元由78家大型纺织厂取得,260万美元由中小企业获得。由于许多小型企业未有适当的财务报告申请贷款,此外尽管有贷款可以协助公司购买新机械重建工厂,大部分工厂却只愿意进口二手机械。
工业部纺织组长Aryanto Sagala表示,工业部将由去年的失败学取经验及注意厂商反映意见,来处理本年重建纺织业的协助案。例如允许大型纺织厂出示各式信用文件(包括其预算)来申请协助。工业部去年底已经邀请800家厂商提出申请,近期预计会有响应。
Aryanto Sagala表示,在印度科技升级基金(TUF)方案执行第一年时,重整方案的达标率仅60.2%,且只有3家厂商申请,却不算是执行失败。印度尼西亚的第一个方案中,47%的贷款由NISP、BCA、UOB、Lippo、Mandiri、BNI银行及中国信托银行经手。本年工业部将计划分配4310万美元,但可能会因为政府要删减15%的支出而有所减少。同时印度尼西亚纺织公会(API)执行长Ernovian Ismy表示,印度尼西亚本年的纺织出口若与产能一致有成长的话,预期可以成长10%。2007年纺织出口成长由2006年的94亿美元成长至6.4%达101亿美元,虽然原先预期成长10%。
API董事长Benny Soetrisno表示,印度尼西亚成衣业的出口强劲,去年的出口额为59.7亿美元,成长13.2%,相较之下布类的出口衰退2%,出口值仅有14.4亿美元。由于全球对布类产品的需求成长快速,希望成衣厂能够多投资布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