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港企停产 珠三角辉煌过去
香港工业总会预计,珠三角地区的6万至7万家港资工厂中,今年将有10%停产。
“受困于高涨的成本和日益严格的监管,成千上万家工厂弃珠三角而去,珠三角7万家港资厂中10%今年将停产。”昨日,全球最为知名的财经类媒体《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珠三角:辉煌已成昨日旧梦?》的长篇报导,报导珠三角多个城市普遍正在面临的产业转型现象。
“《华尔街日报》的报导说明,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和广东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说珠三角明日黄花判断下得过早,我们需要解放思想迎接新的 挑战,警惕广东比较优势人为加速衰退。”昨日下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丁力表示。深圳市社会科学院院长乐正教授认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要避免短时 间内过于频繁的行政干预导致休克,尽量由市场自发调节促成渐进式转型”。
广东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昨日下午表示,目前还没有看到《华尔街日报》的相关文章,此前外经贸厅曾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对于一些港资工厂倒闭和迁出的现象到底是由于政策,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目前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
中国华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过去20年中已经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而现在却有成千上万家工厂弃之而去。”这篇由华尔街日报知名华裔记者方凤美和CANAVES撰写的报导,在《珠三角:辉煌已成昨日旧梦?》,之后紧接着就是上述导语。
报导分析,受困于高涨的成本和日益严格的监管,珠三角地区在与包括中国其他地区在内的亚洲其他制造中心的竞争中渐感吃力。
“劳动合同法、外资企业加重的纳税负担,以及更为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日益走强的人民币,这一切都在挤占玩具、服装和家俱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内中国公司的利润空 间。”报导引述瑞士银行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在2月24日的一份报告说,今年可能是中国制造厂商盈利能力终遭重创的开始。
香港工业总会预计,珠三角地区的6万至7万家港资工厂中,今年将有10%停产。”报导中称,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刘展灏说,这个比率可能是20年来最高的。部分厂商将永久停业,一些将搬迁到中国内陆,还有一些会迁出中国。
华尔街日报报导的资料基本上是真实的,但是对于今年将倒闭6000-7000家珠三角港资厂的预测,还需要拭目以待。”昨日下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丁力教授认为。
去年,广东有1000多家鞋厂和相关供应商停产,停产厂商约占广东全省鞋业厂商的10%.”华尔街日报的报导介绍。据中国报纸《国际商报》的一项调查,关厂公司在广东的业务规模大都相对较小,每家的投资都不到3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