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鞋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何外迁?
企业外迁的话题一经引发,为什么会在国内外迅速发酵、进而引起强烈共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包括日益高涨的原材料价格、短缺的土地和劳动力、人民币的大幅升值、日益严格的政策环境等,直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对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影响尤为明显。
企业综合成本过去一年至少增加17%
东莞龙顺木业有限公司是大岭山镇的一家中型企业,年出口额约为1亿人民币,进入2007年以来,该公司经理谢先生看到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就发愁,目前公司的利润很低,“就是没钱赚,只能用以前的利润来养着厂子。”
谢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开一些微观市场因素的影响,从整个宏观层面上,劳动力成本增加3%,按照现在人民币的升值趋势,这块记入6%的成本,还有出口退税对来料加工企业的影响,成本起码增加了8%,他们企业从去年到今年需要面对成本至少要增加17%的现实。“为什么有企业搬到越南,原因也是这个17%的差别。”谢先生告诉记者。
每月要为一名普通工人支付2000多元
2007年9月1日起,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最为集中的东莞市,工人最低工资标准从574元/月提高到了690元/月;从今年4月1日起,最低工资标准又要提高到770元/月。圣心食品厂的老板卢汝滔说,工人每100元工资中就有30元是新增加的成本。而松江鞋材厂董事长柏再骏更是指出,《劳动合同法》提高了用工成本,工厂每月要为一个普通工人支付2000多元。
而广州的最低工资标准从1995年的320元起也一路往上调。2004年12月1日从510元调整为684元,2006年9月1日调整到780元,根据广东省的统一标准,从今年4月1日起,又将由780元调整到860元。
劳动力成本的逐步上升直接导致招工的困难和人才的流失。例如在广州,2007年企业月薪集中在1100-2000元的月薪区间,而900元以下的企业占7%,纺织、制鞋等企业的平均薪酬仅有960元,2008年开年,企业给出的入职薪酬平均为1160元/月。在岗薪水比新入职员工平均薪酬还要低200元。
人才流失致高新企业“渐进式外迁”
除了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流失的局面外,高新企业较为集中的深圳同样为此苦恼。来自深圳科信局的消息显示,深圳的物价特别是房价上涨迅猛,企业的研发支出和个人生存成本迅速上升,对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下降。据对一些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调查,不仅过去一直存在的高素质领军人才十分匮乏,就连中级技术人才都严重不足。存量留不住,增量进不来,缺乏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困扰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的重要障碍。
国内无线搜索领域知名公司深圳宜搜CEO汪溪说:“在深圳我们花30万元年薪都很难找到搜索方面的专才,这是因为传统互联网产业中心在北京,大部分人才都聚集在北京。”正因如此,深圳宜搜的总部虽然设在深圳,但却把研发中心设在了北京。华为、中兴、比亚迪等深圳知名的高新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在全国各地部署研发基地。
原材料价格大涨企业撑不住
物价的上涨,尤其是原材料的上涨,让珠三角不少企业利润难以维系。皮革鞋业协会的秘书长黄春明估计,2007年制鞋企业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了30%。 据中国最大的女鞋出口制造商华坚集团总裁、亚洲鞋业协会主席张华荣介绍,2007年该集团将订单价格上调了3%,利润却下降了5%。
有类似遭遇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有家具业。东莞名家具俱乐部执行秘书长王猎说,2006年5月板材开始涨价,到当年8月,板材价格价格涨幅累计达到了40%-50%,2007年板材的价格继续上涨。
土地资源紧张企业发展遇瓶颈
在珠三角,一些大中型企业的增产扩产,也因土地资源缺乏和电力供应偏紧而受到严重影响,一些项目被迫转移到其他地区。
据了解,东莞目前可供利用的土地不足40万亩,按照目前每年消耗3万亩计算,十几年内将消耗殆尽。有的已签订投资协议的项目因用地得不到落实而撤走,有的洽谈项目因用地无法满足其规模所需而转向其他地方,有些有投资意向的投资商也因土地的制约而暂缓签订投资协议。
由于土地资源的紧张,国家2006年9月颁布政策要求工业用地也必须招拍挂出让。2007年开始,以广州为首的珠三角城市纷纷响应国家政策,招拍挂出让工业用地,导致工业楼宇的直接上涨,地产的压力更加巨大。广东省土地学会对2007年土地市场进行分析时指出,各地工业用地的出让价格将上涨40%—60%。
政策环境多变打击投资者心理
政策的不稳定、不可预期,对外来投资者心理的打击更是致命的。去年以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加工贸易政策的频繁调整,不可避免地导致外来投资者强烈的不安全感,加之我国周边国家如越南不断地修改出台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对部分投资者诱惑很大,已经不少港资、台资企业纷纷到越南考察圈地,政策变动影响不可低估。
当前不少外资企业担心的是,国家接下来还将加大对加工贸易的政策调整力度,将降低退税率的另外2000多个商品税则号也增列为加工贸易限制类,同时研究取消加工贸易国货复进口保税政策和取消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不征不退”的税收政策。
“如果以上政策同步实施,将涉及广东加工贸易直接和间接出口1500多亿美元,1100多万人的就业将受到影响,全省加工贸易企业累计需缴纳保证金超过650亿元。”一位权威人士如此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