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集团邱继宝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
精彩观点倍受关注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当晚8时,浙江代表团在北京新大都饭店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集体采访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美国彭博新闻社、法新社等117家境内外媒体、200多名记者扛着“长枪短炮”,蜂拥而至,不仅采访大厅座无虚席,连两边走廊也站满了记者。集团董事长邱继宝和杭州市市长蔡奇、宁波市市长毛光烈、浙江大学校长杨卫、浙江省劳动社会保障厅厅长陈小恩、中国电信浙江公司总经理张新建、康莱特集团董事长李大鹏等7位浙江代表团人大代表就“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主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采访会由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姚民声主持。
会上,当新华社记者向邱董提出“在国家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出口退税下调、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的大环境下,飞跃作为外向型企业将如何进行化解和应对?”时,邱董回答,这些因素对飞跃来说既是压力,更是动力。飞跃如果还是像过去那样靠规模、低价等方式来竞争,就犹如“土枪”拼“洋炮”,肯定是死路一条。过去,飞跃更多地关心如何使产品卖得多、卖得快,现在最为关心的则是如何让产品卖得贵、卖得久。要实现“贵”、“久”,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开展持续创新,以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装备、先进的管理,不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切实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举例来说,传统的家用缝纫机只有简单地缝纫功能,100多斤重售价不到100元,而飞跃自主研发的电脑家用机重量只有以前的十分之一,售价却达到1000多美元,并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这就是自主创新的结果。而浙江提出的“两创”战略,对企业来说是给了一把开启“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大门的金钥匙。
采访会结束后,各路新闻媒体将邱董团团围住,纷纷索要名片,并要求进行单独采访。法新社记者说,从飞跃集团身上可以看到,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更加理性和成熟,对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