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美元贬值的战略应对与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压力

       美元贬值的战略应对与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压力当前国内外金融市场突出的焦点是美元贬值与人民币升值,而从两个焦点引起的国际关注则是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和我国经济预期乐观。然而,美国与我国并非对等经济金融的经济体,简单以价格表象展现的美元贬值与人民币升值就已经完全超出国家能力、国际影响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层面。面对当前十分复杂以及十分不确定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局势与价格走势,我们对状态与前景的认识和预期不仅需要理论高度的连接,更需要现实基础的思考,以全局、现实、历史和前景多角度分析、考量以及预期经济金融未来态势,这是经济金融把握的当务之急和紧迫依据。

      一、美元贬值的美国经济“失真”

      伴随美元贬值的不断升级,美国经济悲观主导全球金融市场恐慌心理,无论外汇、股票,或石油和黄金价格的波折都以美元主线的下跌紧密连接,并且成为其调整与调节的理由。美元汇率自2002年因美国经济波折而呈现强势货币政策的弱势策略之后,美元贬值经历了三次不同的特色和阶段。第一次是2002-2004年,美元指数下跌15%左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元兑欧元汇率是从0.89美元走低为1.37美元。第二次2006-2007年美元指数下跌为20%左右,其中美元兑欧元汇率是从1.36美元走低为1.47美元。第三次是2008年以来,截止目前下跌22%左右,但是美元指数是在2007年11月上涨一个月之后,从98年再度回落到76点水准。其中美元兑一篮子货币汇率则呈现策略性的组合变化,总体美元贬值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然而,上述三轮美元贬值却呈现了不同的贬值策略和技巧,第一次是美元兑所有货币的全线贬值,第二次和第三次是美元贬值幅度的货币对象具有差异性,如2007年突出对欧洲货币贬值偏多,2008年以来则突出对澳元、新西兰元等货币贬值,对亚洲保持秩序贬值态势;而对欧洲货币中又偏向于欧元贬值,兑英镑或瑞郎汇率有不同与欧元汇率的差异表现。

      美元贬值是美国金融综合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方面给予美国经济自我调节带来利益与收获的机会,因为美国经济外向型和全球化的模式特色,美元贬值将给予这种经济结构的调整机会。而事实也证明这种调整已经有所缓解美国经济结构的压力与矛盾,即美国双赤字的在改善之中。2007年美国财政赤字达到2002年以来的相对低水平,164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中有美元贬值带来的条件。2007年美国贸易赤字为7116亿美元,比2006年减少6.2%,从占GDP的5.7%减少到5.2%,是连续5年创高之后的首次下降,美元贬值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然而,伴随美元贬值的美国经济受到来自次贷问题拖累的影响扩大,美元贬值进程中的美国经济衰退成为金融市场最大的关注与忧虑。尤其是在美国经济并没有进入衰退周期中的衰退炒作,既超出经济现实,也不利于金融市场稳定。回想2001美国经济有过经济衰退迹象出现,随后美国经济转危为安,甚至最终经济数据调整结果是避免了经济衰退,显示美国经济具有很强的弹性、韧性和钢性。即使国际金融市场2001-2003年一直在讨论或争论美国经济L、W、V型的前景,而最终美国经济避免了经济理论学说认定的两个季度的经济衰退界定,经过修正的2001年美国经济指标中只有一个季度的经济负增长,美国经济全国研究局宣布的2001年美国经济8个月的经济衰退需要重新认证。如今美国经济又在续演2001年的经济过程,但是所不同的是至今美国经济并没有负增长的指标,美国经济只是保持低速度的下降增长态势,而市场或一些舆论却脱离美国经济指标唱衰美国经济。尤其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于,2001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美联储降息,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但最终美国经济平稳过渡,并赢得巨大的美元利益收入,即资本流入以及资金结构在利率与经济作用中强化。当今美国经济继续唱衰时,美联储又在降息,美国会否打伊朗成为关注,美国经济能否转危为安又成为市场一个新的循环和新的猜测。这两次具有明显阶段与特色的比较中,美国经济周期最大的不同是美国总统选举,2001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之年,2008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开始之年,政治对经济而言的意义,无疑美国经济不会发生动乱性的变化,相反为美国政治利益和选举总统的需求,美国经济相对稳定将不言而喻的这场经济争论或许是“炒作”的最终结果。

      但是其中一个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伯南克的政策信誉和影响,其于格林斯潘的差别是相当明显的,市场信誉是逐渐下降,对伯南克的最新调查显示,市场对其2007年以来的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仅为及格。伯南克在过去一个月将联储基金利率大幅降低1.25个百分点,达到25年之最,关键在于这并非是扶持美国经济,反之将在信心心理上伤害美国经济,有可能成为美国经济的“杀手”,2001-2003年美联储下降利率的教训与2004-2006年美联储上调利率的经验是值得关注与思考的。目前伯南克的持续低利率政策如同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1990年和2001年面对衰退时的情景,但美国通货膨胀趋势是经济比较中的最大差别与风险,美国经济与货币政策没有模拟与相似的版本,更何况外部环境具有更大的变化,伯南克难以驾驭,偏颇的政策导向面临修正与转变。

      美国经济目前依然保持相对稳定,并且继续呈现与去年相同的市场舆论指引和策略运用,即美国经济实际数据利好时,市场悲观性扩大,而美国经济实际数据不好时,市场信心充足。美国经济“失真”的原因在于政治核心因素,美国经济“失真”的战略在于金融策略运用,美国经济“失真”的前景在于强化与突出美元霸权地位和作用,并最终打击挑战美元货币地位和作用的关键货币的经济金融,继续形成美元独霸国际金融体系的格局。

      二、人民币升值的我国经济“误区”

      我国人民币汇率在2005年7月21日经过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走势面临单边直线上涨的巨大压力和预期。人民币汇率单边上涨趋势不仅违背我国汇率改革的基本方针,并且不适宜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金融气候,更阻碍乃至伤害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利益和安全。
     
      首先人民币汇率上升不利于我国经济压力和问题的解决,扩大人民币经济的非理“误区”对我国经济基础和规模缺少实事求是的认知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至今的核心问题在于提高国际经济水平、提高经济竞争力、提高财富资源和提高百姓生活,扩大我国国际声望与国际影响。虽然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上升到两位数,持续了30余年,但是我国经济总量和人均分布依然明显存在巨大裂痕和差异。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自足、经济自乐、经济自满相当严重,主要体现在过于夸张自我经济成就、自我改革进展,而有所甚至严重忽略或忽视经济问题和经济压力,过于自满自我经济业绩,尤其是超出现实的对等到发达国家经济对比之中。而这种过于强调经济进展,忽视经济风险和周期的现实,这种经济“误区”导致的经济政策迷失、经济压力上升和经济矛盾加重,已经不利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实际需要和未来预期。我国经济“误区”的最终焦点集中在对我国经济价值和价格体现的汇率水平上,低估人民币的论点成为推高人民币预期的重要基础,但这十分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甚至有所影响我国经济金融改革进程和效果,价格成本自我推高使我国经济成本和改革代价上升。

[1] [2] [3] [4] [5] 
  • 相关阅读
    1.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常州智谷获评天宁经济开发区三新经济“三星企业”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欧洲遭遇第二波疫情,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外贸单开始集中下达
      宁波海关破获1.37亿元出口服装骗取退税大案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