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产品有望继续逆市而上
2007年,在经历1~3月份的短暂疯狂之后,市场骤然降温,直至12月底仍不见任何气色。2007年的中国缝制设备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袭击,并似有蔓延之势。在普通机种纷纷“跳水”的同时,电控产品却逆市而上坚挺上扬。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信息部对行业内98家主要缝制设备整机生产企业的统计,2007年1~9月,累计生产带电控装置缝纫机569 274台,同比增长32.98%。日前,本刊记者走访了国内专业生产电控系统的“巨头”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其销售总监朱海涛就“电控产品市场全年表现以及发展特点”、“畅销产品和需求引起注意的问题”、“2008年市场预测”等问题一一作了详细阐述。
2007年,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在宏观调控政策下,产销值增幅明显萎缩,投资积极性回落。其对缝制设备供应链的影响也非同小可,部分企业的业绩开始下滑,有些甚至已濒临倒闭。而在电控产品销售市场,朱海涛认为“完全可以用‘逆流而上’来形容”。据其介绍,以鲍麦克斯为例,2007年1~11月公司销售业绩同比增长40%,尤其在2月份,月出货量创历史新高。在绝大多数机种销量普遍下滑的情况下,电脑缝纫机却异军突起,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可以称得上奇迹。朱海涛说:“机电一体化技术既是振兴传统机电工业的新鲜血液和原动力,又是开启我国机电行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大门的钥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朱海涛介绍,由于大环境发生变化,2007年的电控市场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销量走势,与2006年相比,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从市场需求来看,2007年客户对节能环保的要求日益增高,鲍麦克斯AHD50(直驱缝制设备伺服系统)突显其迎合市场需求的特性,销售量一直都保持着高的增长态势,已经成为2007年公司产品的“销售明星”之一。就销量走势而言,电控市场相对比较温和,没有出现“急转直下”,可谓是“旺季不旺,淡季不淡”,很多客户已经选择错开旺季的抢货热潮,这样既可以确保自身稳定的库存,又能使自己的货源得到保证。
随着电控设备普及率的进一步提高,电控市场也出现了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新产品的质量改进、售后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不规范等问题。朱海涛提到,电控缝制设备从功能上远远强于普通缝制设备,但是其可能出现的状况也相对要多得多。在此类机器技术还没有普及的今天,厂家和用户要想在享受到其节能高效的同时,也能免除后顾之忧,必须就自身情况综合考虑选择电控产品。性价比及服务水平都应是重点考虑的因素。此外,电控供应商在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同时,应当将服务的范围扩大,例如举办电控技术培训或讲座,向客户赠阅关于电子技术维修方面资料,相信这对于整个行业电控设备的发展、普及都将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历经4年多的市场考验后,“POWERMAX”已成为国内缝制设备整机厂商电控配套的首选。作为目前国内工业缝纫机电控系统最大的供应商,鲍麦克斯为加速行业机电一体化进程作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据朱海涛介绍,鲍麦克斯公司的研发部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研发人员专门从事开发新产品,另一部分负责维护和改进现有产品。因此,公司的产品开发以及产品完善始终都在同步进行。所以,公司基本保持了每年一款通用型产品或数款专供产品的开发速度。比如2006年的AH30、2007年的AHD50都已被市场所接受并被大量采购。2007年9月CISMA期间,公司展出了第一款用于多轴机种的电控系统。这款产品也成为第一个使用总线技术来挂载控制多电机的高科技产品,并且采用了大屏幕的彩色液晶面板,操作界面的使用也简洁易懂,整个产品都散发着其独特的高科技气息。据其介绍,该产品将在进行全面完善后推向市场。
对于2008年的市场,朱海涛表示“不太乐观”。他认为,由于人力成本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服装加工产业在规模和数量上继续萎缩,与之紧密相联的缝制设备市场情况也会和2007年一样继续整体下滑,但这并不能阻挡行业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诸如劳动力紧缺等因素反而会助推电控产品的销量。因此,电控缝制设备将会较2007年占有更高的比重,并将逐年上升。在服装加工业的成本逐年增高的环境下,降低加工成本是走出困境的必经之路,因此电控产品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更高的自动能力、更强的节能性能以及美观、环保、可靠性程度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