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自作孽不可活?中国鞋业落难记

       如果我们还有记忆,那么珠三角的上空现在还一定残留着些许的哀鸣,如果闭上双眼捂住双耳我们就能让噩梦离去的话,那么想必也就不会这般的让人神伤了。就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珠三角制造业的“灭门惨案”还历历在目,而对于中国最大的制鞋基地,这沉重的打击更是无法用言语形容。假如时代注定要让这些成为历史,那么我们别无选择,但是,如果幸存却还要“自投罗网”,那是否算是自作孽,不可活呢?

        幸存鞋业万双“问题鞋”出口落网

        事出有因,日前中山检验检疫局中港办查验人员在现场抽查时发现,一家企业出口的1123箱,11230对鞋存在问题安全鞋。在随机抽查的20箱中,竟然发现10箱安全鞋的鞋面与鞋底的接合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割痕,割痕非常隐蔽,查验人员用力按压鞋面后才能发现。其中最严重的一箱,10对鞋中有9对都存在割痕。发现问题后,查验人员要求企业有关负责人到场复核,原来该企业负责人对产品自身的质量问题并不知情。

        光环之下,切勿玩火

        鞋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势必向劳动力更便宜的地区转移。这也是珠三角一片鞋都转瞬消失的原因之一,因此想在沿海鞋业占有一席之地绝非容易,然而,尽管拼力保全了一方净土,但是能否长存却全在于自己。这次的疏忽,直接会造成企业20多万美元经济损失,而一旦出口,按照合同的规定还将赔偿收货人两倍货值的罚款。最重要的是,这会对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恶劣的影响。据了解,该公司是一间年产100多万双安全鞋的大型企业,年产值1亿多元,产品100%出口欧、美,并于2004年6月获得了欧盟、加拿大等国生产安全鞋的确定证书。拥有众多光环的企业最怕的就是这样的事了,风口浪尖的人物是不容许玩火的,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点火星也会燎原。

        中国制造,要走的路还很长

        尽管中国一直享有“世界鞋生产制造大国”的美誉,但是“中国名牌”寥寥无几。非但没占领高端市场,而且要随时面临反倾销的威胁,加上当今遇到诸如原材料价格暴涨、劳动力成本加大等不利因素,面临的只有减产或停产关门。有些较好的企业,也因为缺乏自主品牌,只能靠给国外品牌加工挣微薄的钱。中国鞋业也意识到,只有打出自有品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踏进高档大商场,强攻高端市场才是出路。但是,只从一些小的细节我们就不难看出这将是漫长的旅途,不是警告,不是看守就能让这样的情况禁止,观念的创新才是永不停滞的赚钱秘方……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但如果不牢牢占领这个市场,就只能在市场竟争中输给跨国公司。怎么样实现由制鞋大国向制鞋强国转变的梦想,我们拭目以待!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