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国际服装30年:经典不断 在动荡中永生

      国外服装30年设计风格的转变,并不代表某个设计师多么具有天分和想象力,而是他(她)的创作与时代需要的变化恰恰吻合。这些变化呈现出服装大师的身份也不断转化的轨迹,呈现出国际服装产业的“反时装运动”。人们现在越来越崇尚为成功而穿,让“快时尚”引领消费,从而缔造出不同个性的服装消费群体。

      70年代造反时装

      经典著作 喇叭裤和厚高跟鞋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风尚,虽然被批评为太过矫揉造作,但却一再被仿效。

      从跳蚤市场上买回来的或是从旧阁楼上找出来的祖母辈的衣服,对它们进行复制后的作品张扬的是祖母那一辈人自给自足的家庭生活。

      牛仔裤融合了社会上不同阶层的“蓝色奇迹”,穿着者凭借它表达出自己对时尚的追求。

      虽然20世纪70年代被称为“反时装运动”时期,但是从反主流的角度来看,已经不敌60年代。这一时期的服装设计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元素,特别是服装的滚边手法。从价格上来看,无论是减价的成衣,还是高级时装,长短随意,穿着自然。可以说,整个这10年间的穿着方式着重的是俭朴和随意,即使打扮也是为了实际的着装目的,牛仔服成为这个时期的象征,就连安迪•沃霍尔这样的波普艺术大师也穿着牛仔裤和灯芯绒上衣出席晚会。

      日本时装设计师高田贤三、森英惠、三宅一生等第一次被视为国际大师,使日本成为第一个打入国际时装界的亚洲国家。其他设计名师还有蒂埃里•穆勒、让•查尔斯•德•卡斯特巴捷克、克劳德•蒙塔纳、让•保罗•戈尔捷等国际时装大师。它们的作品对国际服装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使这个时期的晚装设计走上了极端路线。

      80年代为成功而穿

      经典著作 女士不再通过厚重的垫肩、硬朗的肩线来展现自己的实力,而是用华丽的装饰来传达信息。

      皮尔•卡丹设计的蝴蝶领,配上锥子裤、高跟鞋,为帅气十足的女性增添了一些妩媚。

      特别是由伊夫•圣•洛朗设计的不对称窄裙套装最为人们称道。

      20世纪80年代是西方经济的成熟时期,也是东亚国家开始进入经济繁荣的时期,职业阶层(或者称为“白领阶级”)日渐成为时装的消费群,这极大地促进了时装业的发展,人们不仅仅是为美观而穿衣服,而且为成功而穿,时装设计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不同的走向。

      这时候,时装穿着者讲究环保,讲究自然,具有挑衅性的设计被当时的时尚界所吸收。在高级时装的舞台上,朋克装的式样居然成为时髦的代表之一。同时,在主流社会里,女性重新追求服装中的浪漫主义氛围。服装裁剪精致,宽垫肩、短而紧身的裙子和讲究的衬衣成为了人们着装的诉求,显示其高贵的身份。

      这是时装设计的好年代,时装设计充满了创意,充满了探索,从而使这个时期的设计师更加具有职业意识,比如克里斯汀•拉克鲁瓦、阿泽丁•阿拉亚、罗密欧•吉利、川玖保玲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六君子”等,他们的作品都代表了职业装新的潮流。

[1] [2] 
  • 相关阅读
    1. 缝纫机上的这些按钮都叫啥?有什么功能?
      纺织业上半年业绩已凉凉,下半年还能“像样”点吗?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常州智谷获评天宁经济开发区三新经济“三星企业”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