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制造”跻身国际中高端
全国人大代表、飞跃缝纫机集团公司董事长邱继宝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07年,是中国谈论全球化、国际化最多的一年,也是"中国制造"遭到西方媒体质疑和诟病最多的一年。应当看到,目前"中国制造"在国际竞争中存在劣势,没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做支撑,就必然处在国际分工的低端,在国际竞争中就只能赚取廉价的血汗钱。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尽快用"中国创造"替代"中国制造"。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掌握决定市场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因此我认为,在广大企业掀起技术自主创新热潮的时候,迫切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建议其在工作上努力写好十篇引导服务"文章":一是"认识篇",进一步激活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内动力。因为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创新观念是提高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二是"主体篇",进一步调动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进发力。因为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是政府整个扶持工作的核心。三是"体系篇",进一步增加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推动力。引导企业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是政府推动自主创新工作的突破口。四是"投入篇",进一步增强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支撑力。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是推进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五是"整合篇",进一步打造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研发力。整合各方科研资源形成创新合力是推动企业技术自主创新顺利发展的根本措施。六是"中介篇",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力。引导社会建立健全技术中介服务体系是促使企业技术创新成果顺利变为商品的根本措施。七是 "人才篇",进一步培育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竞争力。加强科技人才建设是推进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关键措施。八是"政策篇 ",进一步加固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稳定力。完善有力的政策措施是促使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稳定有序发展的导航线。九是"法制篇",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秩序的维护力。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法律秩序是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得以正常运作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十是"基础篇",进一步增强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潜力。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得以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