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导渠:珠三角产业大转移次第铺开
孙建雄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首批包括制药、建材、家具和木材加工5家企业。已确定将于年内进驻建设了两年多的尼日利亚广东经济贸易合作区。
孙是合作区建设、管理和运营单位广东新广国际集团中非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标志着经贸合作区的正式运营”。他说。
“尼日利亚广东经济贸易合作区”是广东省近年来在境外打造的多个贸易合作区之一。这些经贸区将是广东省内加工贸易企业向外转移的一个重要平台。
实际上,这种来自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推力,正越来越强大。
3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东莞进行专题调研,进一步强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东莞目前最核心的任务。
而记者紧接着从广东省经贸委获悉,加快省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其中,珠三角将会逐步把占用资源较多,不具后续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转移,从而为发展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创造性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本地区优势产业腾挪空间,以实现地区产业的重新布局。
向外转移载体:境外合作区
“对于低端产业的转移,这些经贸区比国内显然更具优势。”广州经济开发区国际交流余处长说,“而且,这为广东的企业国际化迈出了实质的一步。”
这些合作区享有着当地政府给予的包括税收、出口贸易自由、用工等多种优惠政策。以尼合作区为例,除上述优惠外,区内产品将获得免关税出口到欧盟、享有美国市场的准入和关税方面的优惠待遇,而且不受美国和欧盟的进口配额限制。
尼合作区的产业定位为一个以家具、建材、五金、木材加工等产业为龙头,实现以原材料加工为主体的自由贸易区。
“这些行业在尼日利亚设厂具有很大的价格和成本优势。”孙建雄对记者举例,“如以广东省内企业成本累计为100%计算,那么在合作区内的木材加工企业成本累计为81.5%,换言之,合作区内企业的生产利润比广东省内增加18.5个利润点。”
“这两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投入运营,显然将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小五金、家具等产业。”广东省外经贸厅对外经济合作处处长周建平对记者表示。
新广国际中非投资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海东对记者表示,“吸引正在寻找转移的省内原材料加工、出口贸易、加工贸易企业到尼,是尼经贸区招商的主要目标定位。”
“虽然当地管理、产业链还很不完善,但对于初级、资源性企业来说,非洲是个值得考虑的产业转移目的地。”广东省商业贸易进出口公司负责人刘峥嵘对记者说,“珠三角成本太高,根本无法让利润已经很薄的初级产品企业维持下去。”
而对于向外延伸的初级产业,广东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为记者分析,“这些中低端产业向外转移一方面带动一些高新产品(如机电产品)的出口,改善外贸出口结构,也减少了贸易摩擦的风险,而更重要的,是企业国际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因此,对珠三角,乃至整个广东省而言这都是好事。”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