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逃逸韩企以纺织缝纫等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

      韩国最大的商贸流通企业乐天集团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超市放在了青岛城阳区,今年11月将正式开业。自1989年第一家韩资企业投资青岛起,20年间8400多家企业投资青岛。

      然而来者有名,去者无踪。

      从2000年第一家韩资企业非法撤离青岛起,共206家企业非法撤离青岛。非法撤离中国的韩资企业,远不止青岛。2008年初,烟台最大的韩国独资服装企业——世刚纤维有限公司的30余名韩籍高管集体外逃事件更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参见本报2月22日《密集调研韩企“恶意逃逸”》相关报道)。

      2008年1月21日,韩国政府产业资源部,联合外交部、劳工部、法务部及韩国工商协会等组成“应对擅自撤离中国特别小组”分别在青岛、广州等韩国企业较集中的地区展开实地调查,以有效预防从中国擅自撤离的韩国企业数进一步的增加。

      青岛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课题组祁怀高、王义、孙涛、梅秋玲等人,经过调研,专门就此做了《青岛韩资企业撤离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的报告,是中方权威机构的第一次正面回应。

      日前,记者电话专访了报告的主执笔人、长期关注青岛与韩国经贸关系的祁怀高博士。

      中小企业是“主力部队”

      《21世纪》:目前在青岛的韩资企业有多少“撤离”?

      祁怀高:由于外经贸部门和银行部门统计口径不一,所以很难对“青岛韩资企业撤离”的数目做出准确的统计。

      目前比较权威的说法是韩国进出口银行截至2008年2月12日的数据,从2000年到2007年间,共有8344家韩国企业在青岛投资,其中2.5%的企业(206家)已经非法撤离,尤以2007年的情况最为严重,非法撤离的企业多达87家,占撤离企业总数的42.2%。

      从行业来看,其中工艺品(首饰)生产(63家,30.5%)、缝纫(16.%)和皮革(13.6%)等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偏多。而员工在50人以下的企业无故撤离比率占整个无故撤离企业的55.3%。

      《21世纪》:这种撤离是否对青岛经济有很大影响?

      祁怀高:目前,我们很难在短期内评估部分韩企撤离对青岛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是有两点可以明确。一是某些韩国媒体提出的“撤离潮”说法过于夸大,与事实不符;二是对青岛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我们要辩证地看。

      我们调查发现,“撤离”的韩资企业大多是以纺织、缝纫、制鞋、皮革、首饰和玩具等加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它们生存的基础就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政策。对此,我们不必过于忧虑。不同的发展时期,对应着不同的发展理念、政策措施和经济结构。目前中国营商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上升,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力。
     
      但我们也要正确认识“撤离”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警惕韩资企业非法撤离导致工人罢工、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历史上就曾有这样的先例,比如韩企“凯撒电机厂”制鞋车间600多名工人罢工,职工代表到政府部门上访。

[1] [2] 
  • 相关阅读
    1. 协会调研宁波、东阳、吴江三地零部件骨干企业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数据: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量环比下降
      常州智谷获评天宁经济开发区三新经济“三星企业”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