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都晋江上市企业:榜样的力量
晋江板块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周五,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七匹狼”)、梅花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梅花伞”)、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凤竹纺织”)相继亮相企业年报。
此前,安踏和恒安的年报也对外公布。资料显示,安踏去年营业额31.824亿元,较上年增加超过1.5倍;净利润则暴增2.6倍,达5.378亿元;而恒安去年的利润更是高达10.1亿港元,较上年度的6.97亿元增长44.4%。
“这反映了资本市场上的‘晋江板块’充满了活力,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内知名上市操盘专家倪忠森表示,这还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效应,即已上市企业的发展业绩给后备上市企业带来很大的自信心,从而带动晋江板块的整体实力增强;反过来,晋江板块效应得到富集之后,也将辐射给所有的上市企业,添置光环。
上市企业业绩喜人
年报分别显示,七匹狼去年主营业务收入86,905.41万元,利润总额12,336.24万元,净利润8,869.6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9.62%、85.51%和77.22%;梅花伞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8,098.30万元,营业利润2,616.72万元,实现净利润2,293.69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5.22%、34.46%和32.50%;凤竹纺织实现营业收入67,263.77万元,利润总额4,472.17万元,净利润3,697.88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2.95%、-21.35%和-23.57%。
“这几家企业的业绩表现非常好,三家企业中只有凤竹净利润较去年下降23%,其他几家利润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总体而言,晋江上市公司业绩均在预计之内,而凤竹利润负增长,也是因为其去年投资几个大型项目而未产生效益而已。”中投证券晋江营业部业务主管蔡命港表示,他非常看好晋江板块。
积极应对不利因素
事实上,作为晋江传统企业,去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一年。政策上,《新劳动合同法》相继出台,出口退税率下降以及国家开始限制“三高一资”企业增长;经济上,全球经济不景气,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多重因素交织,无疑带给企业巨大的压力。
然而,面对这种形势,诸上市晋企都积极应对,各显神通。如七匹狼通过终端建设、品牌塑造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凤竹纺织通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坚持产品的绿色环保来提升自身形象,恒安通过采取控制各项成本措施来降低财务支出,而梅花伞则通过拓展户外休闲用品来补充产品品类,向终端挺进。
更甚有安踏的终端建设。安踏于去年7月登陆香港,截至2007年底,它就已经透过39家分销商扩展安踏品牌在中国的零售网络,开设4716间安踏品牌特许零售门店。其中,净增加608间特许零售门店。同时,在上海、沈阳以及武汉开设有四间旗舰店。业内人士透露,安踏还将于今年内在大陆继续增开600家专卖店,使总店铺数目达到5300家。
“这些经验和做法,也正是晋江其他同行值得借鉴学习的。”倪忠森表示。
榜样的表率
目前,晋江已有10家上市公司,募集资金78.28亿元。此外,还有拟上市企业达64家,其中,已向中国证监会申报企业1家,进入辅导期企业2家,已和券商签正式合同企业11家,已实质启动上市工作但未与券商签合同企业18家,预计今年申报企业5~9家。
那么,面对这些后备的“弟兄们”,前面这些“老大哥”是否要作出榜样呢?
“晋江上市企业的业绩增长必然会推动整个晋江板块的健全发展。”倪忠森告诉记者,已经上市的这些企业可以说都是每个行业里的领头羊,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其他企业的关注,而他们上市及上市后的各种成功经验也都是广大晋企们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最近几个月,国内大盘一直不容乐观,这不仅大大消减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也深深地挫伤了预备上市企业的积极性,这次几家上市企业的骄人成绩无疑给大家带来一股新的信心,而对于晋江诸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行副总监李华忠曾表示,上市最重要的是能让他们从纯粹加工、代工过渡到有自主品牌、有自主技术、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企业。
另一方面,晋江市委、市政府在晋企上市之路上可谓用心良苦。除了政策上实行鼓励和资金上的奖励外,还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上市专家、学者针对性的为企业开展讲座、培训和咨询等活动,甚至,政府还把证券交易所、证券中介机构直接搬到家门口,给企业做一对一的服务,努力创造了一个和谐的“资本晋江板块”氛围。
七匹狼:终端扩张寻求“商业新模式”
3月29日,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新鲜出炉的年报显示,目前该公司的渠道建设正在顺利推行当中,由此带动了2007年度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此外,太原七匹狼服装营销有限公司正在筹建的讯息,似乎进一步透露了七匹狼升级营销网络的决心。
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业界人士也担心,营销网络扩张带来的单店营利问题是否会困扰七匹狼。尽管如此,仍有众多基金公司坚定持有或增持七匹狼股票。有证券界专业人士分析认为,七匹狼升级营销网络,并不仅仅是粗放的规模扩张,而可能意在发展一种较新型的商业模式。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