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第三轮区域经济冲突凸现 诸侯争能源夺市场

      “第三轮区域经济冲突凸现”

        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中国先后发生了两轮区域经济冲突,表现为区域间重复建设、能源原材料争夺与市场封锁等,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从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区域经济冲突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市场份额的争夺更加激烈,地方保护主义抬头;外资的进入使得区域经济冲突趋于复杂化;重复建设由传统和耐用消费品行业逐渐向高新技术行业蔓延。继以彩电、冰箱等家电制造业和汽车、钢铁等生产线为标志的几轮重复建设后,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为代表的重复建设正在中国凸现。

      近日,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陈宣庆、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张可云等表示,中国第三轮区域经济冲突正在形成,并且表现出与前两轮不同的新特点。此观点通过他们共同主编并于近期出版的《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一书表述出来。

      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中国先后发生了两轮区域经济冲突,表现为区域间重复建设、能源原材料争夺与市场封锁等,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为此,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42岁的张可云是最年轻的“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他自1991年就开始研究区域经济合作与冲突问题,并兼任北京等多个城市的政府顾问。

      从5年前开始

      记者:第三轮区域经济冲突是从什么时候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张可云:第三轮区域经济冲突于2002年开始出现,当时的背景是2001年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而此时中国经济经历了长期压抑、内外需求严重不足的阶段。2002年开始发生改变,当年上半年,集体和个体投资分别增长了15.8%和19.4%,这两项投资增长对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3.8%。

      各地开始大量上马投资项目,主要表现为原材料项目的投资增长,比如钢铁厂、电解铝等项目,后来因为电力紧缺,发电厂建设又成为各地的热门投资项目,重复建设严重。2006年被查处的内蒙古新丰电厂项目,就是这个热潮的延续。

      记者:区域经济冲突的表现是什么?

      张可云: 区域经济冲突的基本线索是非常清楚的,首先是重复建设(即盲目引进与重复布局),然后是原料大战,其次是市场封锁,最后是价格大战。区域冲突实际上的源头是重复建设,而重复建设又与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膨胀相联系。

      记者:实际上区域冲突与重复建设的热潮在时间上是相吻合的?

      张可云:没错,我们可以看到,三轮区域冲突中都是以重复建设为起点的,第一轮区域经济冲突中就出现了两次重复建设高潮。改革开放初至20世纪末,中国工业经历了三次重复建设的高峰:第一次是1980年前后,重复建设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轻纺产品和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这些群众必需的基本生活用品;第二次是1985年至1988年,重复建设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第三次是1992年以后,重复建设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机械、石化等重化工业。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第四次重复建设的高潮,新一轮重复建设的危害更大,情况更为复杂。

[1] [2] [3] [4] 
  • 相关阅读
    1. 协会调研宁波、东阳、吴江三地零部件骨干企业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数据: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量环比下降
      常州智谷获评天宁经济开发区三新经济“三星企业”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