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及对策

      构成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基于以下两大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对外经济往来层面上看,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快速升值,实际上是美元贬值速度太快。自次贷危机去年年中爆发以来,美国政府不断加大救市力度。美联储已累计降息300基点,将利率降至2.25%。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向金融体系持续大量注资,动辄上千亿美元。降息极大地削弱了美元对于海外投资人的吸引力,同时当局释放的大量现金也使得美元一天比一天更加不值钱。作为国际金融体系中最关键的货币之一,美元的无序贬值危害了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市场。

      第二,从国内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外汇占款”带来流动性过剩压力。由于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对外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缓解就业压力的两大支柱。为了保证有限的外汇资源能够用到更好的稀缺资源和技术的进口以及鼓励企业出口创汇,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不惜代价承担企业外汇结算和汇率波动的风险。于是,企业的出口业绩越好,外商来得越多,双顺差所造成的外汇储备就膨胀得越快,中国货币增长的速度自然也就会增长得越快,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随着投资过热、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等宏观经济过热问题,开始变得越来越严峻。为了保证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大局利益,缓解流动性过剩对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冲击,央行采取了宏观调控的措施来吸收市场中过多的流动性,但效果并不佳,外汇占款问题越来越突出。人民币增值已经被市场认为是抑制流动性过剩的必然选择。

      汇率升值是把双刃剑。从长期看,人民币加速升值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增强了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我们只要多支付人民币,就能够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经济资源,获得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财富的支配使用权。通过升值,增强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不仅有利于吸收海外资源,缓解国内资源瓶颈,而且使我们获得了更大国际事务话语权。

      但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视。到3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达到1.7万亿美元,而且美元居多,升值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大量外汇储备的贬值。在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日益提高、与世界经济加速融合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升值会抑制出口、刺激进口,减少国际贸易顺差甚至出现逆差,直接导致我国产品价格优势的丧失和竞争力的下降,造成部分企业效益下滑和经营困难。出口企业还会遭受出口收入转化成人民币时的汇兑损失。

      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甚至是大相径庭。具体来说,原材料或部件进口型行业会有所受益。主要包括造纸、钢铁、轿车、石化、化纤及塑料、航空等行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将受到冲击,包括纺织、服装、家电、机械等。家电、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也是人民币升值的重灾户。我国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出口依存度均超过50%,其受到的负面影响将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我国玩具、木材、家具、文教体育用品、仪器仪表、皮鞋、毛皮、羽绒毛及其制品、自行车、集装箱、金属包装容器制造业等也将因人民币升值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口依存度较高、产品国际化定价的行业将受到一定冲击。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就业市场的影响,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极为不利的。我国大部分新增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的出口导向型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最大的“重灾区”恰恰就是这两类企业。人民币升值对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在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可能恶化就业形势。研究表明汇率每升值10%,全国就业人数将减少381.2万。

      面对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和压力,中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同时,应采取措施缓解升值压力。

      一是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步伐。当前我国外向型经济主要以出口服装、纺织面料、机电产品、初级农副产品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出口地主要集中在我国香港,美国和日本,价格优势是促使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将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对出口额、企业效益将带来直接冲击。这在客观上促使我们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由低附加值、初加工产品向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转变,在产业价值链中逐步上移,提高出口产品的非价格竞争力。同时,利用人民币升值将降低进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利于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增强在国内市场上对进口同类产品的竞争力;借助进口原材料、零配件价格走低的趋势,发挥劳动力价格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是要加快开发和利用金融衍生产品,有效规避汇率和外汇利率风险。汇率和外汇利率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预见的,但灵活运用有关的金融产品,特别是近年来引入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可以很好地锁定或规避此类风险。

      三是要改善储备风险,加强经济安全。适当控制外汇储备的过度增长并更好地利用这些储备资源。应尽快改变将外汇储备大都压在美元和美国债券上的状况,增加欧元等币种在中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针对外汇市场的供求形势,进一步放宽对经常项下的外汇限制,包括逐步取消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放宽对旅游等外汇汇兑限制。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