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品牌与科技贡献率或成中小服装业发展突破口

         产业资源加速向大企业流动

      在产业调整进程中,我国服装行业发展遇到阶段性困难,出现部分小型企业不堪重负被迫关停现象。根据中国服装协会调查,中小企业的关停现象主要发生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服装产业发达地区,根据对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省服装主产区调查显示,以外贸加工为主业地区小企业关停现象较为严重,约占该地区中小企业数量的8%左右,个别地区超过10%,小型外资企业撤离现象也比较明显。

      这些地区的明显特征是,经济较发达,劳动力以及水、电等其他生产要素价格涨幅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地区人均GDP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纺织服装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较某些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呈现下降趋势;区域内企业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在企业规模、经济总量、技术装备水平、人员素质、管理规范化等各项基础条件相差悬殊。

      “新圈地运动”拉开梯度转移帷幕

      2007年,服装行业大企业纷纷出手开始了新一轮“圈地运动”,原来在从业于沿海发达地区回乡创业的“新企业家”队伍也在内陆省份开始圈地建厂,圈地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江苏苏南地区、安徽省、江西省、四川省、河南省、重庆市等省市地区。杉杉、雅戈尔、报喜鸟、红豆、波司登等上市公司率先在上述地区大规模投资,法派、培罗成、高邦、凯撒等大企业也将西服、衬衫、职业装等大类产品生产线迁往外省。同时,承接转移的内陆地区也在进行着“招商战”,通过专业工业园区建设、服务手段升级、劳动力供给和培训、经济政策优惠等手段来吸引优质资产投资。《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等法规政策也推进了梯度转移进度。

      属地化销售的产品本土化生产。过去几年,一些沿海地区品牌争相开辟中西部地区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淘汰,部分品牌已经稳固了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市场,并以此为原点向周边城市和地区辐射。为了满足市场对产品更新速度的需求,一些品牌将部分生产转移到这些内陆地区。不仅生产,还包括物流系统建设的触手也伸入了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沿海大企业将大规模流水线性产品转移至内陆省份。迫于劳动力、能源、成本等因素,沿海大企业已经开始将批量较大、变化较小、交货期要求较低的,例如:职业装、西服、衬衫等大规模流水线性产品转移到内陆省份。

      “回乡创业”团队成为内陆省份产业大军中亮丽的风景。比沿海地区大企业更早看到中西部地区开发价值的恰恰是从这些地区走出去的“打工者”。近两年,一些拥有一定资金和企业运作、市场经验、掌握一些客户群体的职业者回归故乡,成为内陆省份创业大军中的中坚力量。

      内陆省份吸引投资也在竞争。近两年,安徽、江西、四川、河南、重庆等内陆地区都在纷纷兴建专业工业园,不仅对承接梯度转移提供优质的硬件服务,更在税收、土地使用等优惠政策、劳动力培训和劳务市场建设、物流和金融服务、生活区服务建设等方面大做文章,例如:河南省提出“一站式”服务和“首席服务官”概念都能够体现出内陆省份承接转移的决心和信心。各地方行业协会也在不遗余力地为承接转移牵线搭桥。

      “商业创新”精彩纷呈

      2007年,行业内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PPG一石击起千层浪,不仅引出了一系列的“追风”,更是博得了持续一年的关于商业创新模式的激烈讨论。2007年商业创新可谓精彩纷呈,报喜鸟高调推出了全国第一个服装直销品牌“宝鸟”、ITAT跨行牵手百事公司、OUTLETS大受追捧、尾货市场瞄准库存等等。企业的促销手段也不断升级,除了奥运经济以外,美特斯•邦威、安莉芳、才子的“体验消费”;真维斯等“爱心”活动;吉芬、例外、劲霸、庄吉、耶莉娅、利郎等在国际秀台轮番上场;安踏、匹克结盟NBA,也有品牌走专业技术路线,打出“专家”、“标准”牌,2007年,服装行业商业竞争精彩纷呈。

      社会责任造就和谐商机

      近几年我国劳动法不断的深化执行,在国际市场对劳动用工标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社会责任”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关键词。2007年,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CSC9000T“10+100+1000”工程带动下,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展开起来。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晨风集团经过两年考察期成为了美国劳动公平协会在华第一位会员单位,大大提升了晨风集团的国际美誉度和信誉度,也为该集团带来了更多的优质客户,使晨风集团在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下依然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出口行业的成功范例。

      行业突围“二放”势在必行

      一放渠道网络;二放资本链。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品牌竞争仍将持续,企业在一线城市、省会和重点城市进行自营专卖店、商场自营专柜等投放的资金力度将会加大。但在这一领域部分品牌已经占有较稳定的市场地位,并且在这个市场层面上,海外品牌和外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因此,国内品牌必须进行渠道的纵深延伸,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乡镇将成为大众化品牌渠道拓展的主要战场。针对城镇、农村消费的商业形态也将应运而生。

      资本在未来企业乃至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在这个行业拐点之上,企业发展“不进则退”,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升级,企业升级需要资金,在银行信贷对纺织服装业从紧政策影响下,企业只有另辟蹊径,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的融资行为将比以往更加普遍。服装企业策划上市也是暗流涌动。在这个阶段要防止“过热”倾向,应在市场需求客观条件下、在企业能够承担的义务和风险能力范围内谋求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 [2] [3] 
  • 相关阅读
    1. 协会调研宁波、东阳、吴江三地零部件骨干企业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数据: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量环比下降
      常州智谷获评天宁经济开发区三新经济“三星企业”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