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大项目引领经济腾飞
春光明媚,万物生辉。踏进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片热土,就会悄然享受着那份源于心底深处的惬意与欣喜。
惬意与欣喜的不仅是开发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还有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字: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亿元,同比分别增加47.7%、71.7%、92.4%、57.9%;园区建设新拉开框架面积3平方公里,新增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
如果说,这些数字是令人欣喜的,那么开发区依托铜冠有色金属冶炼深加工,依托船舶制造、机械制造行业各打造一个百亿元园区,进而调整思路,转变园区建设方式,做大增量,夯实存量,主攻产业招商和大项目招商,就更让人深切感受到开发区发展的强大后劲。
从最初的弹丸之地到颇具规模的池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近几年,开发区的招商引资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质的飞越,成为池州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以2007年为例,开发区新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39.8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5个,占新签约项目的95%。大项目招商成效明显,德国LWB耐火材料二期项目、太平鸟服装项目、九华船舶制造项目、江口物流基地项目、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均已开工。缝制机械产业园、消防汽车、雅戈尔服装加工基地、比利时LHOIST轻钙等一批在谈大项目跟进紧密,项目储备丰富。40个“千百十”工贸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项目文本编制,有18个初步落实意向性的投资主体。项目作为开发区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撑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脊梁,为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一串串不断攀升的经济数字,一大批高质量的大项目纷纷落户开发区。是什么招法让开发区开放的脚步愈加扎实,招商引资产生“高地”效应?“减税放权让利,外加一块土地”,这是过去招商引资克敌制胜的法宝。在现代招商、园区建设比拼当中,就连区域的区位、软环境等都不再具有独特的优势。
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同志总结开发区优势为:地处长江黄金水道,省级开发区金字招牌,开发区无论是在品位、档次,还是规模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三年打基础,蓄势待变样。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依托铜冠有色金属冶炼深加工和依托船舶制造、机械制造行业各打造一个百亿元园区”的要求,开发区坚持严格控制增量、积极盘活存量、集约利用土地,完善配套功能,提升承载能力的同时,主攻产业招商和大项目招商,努力在提高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贡献率上寻求突破。在招商思路上,主攻产业招商、大项目招商和板块招商;在引资门槛上,体现培育主导产业,体现绿色环保,体现经济贡献;在工作着力点上,紧抓开工率,提高达产率,强调贡献率。
开发区今年将尽早督促开工建设九华船厂年产20万载重吨船舶项目、铜冠公司铅锌双20万吨扩规项目扩规到位,禄思伟耐火材料二期主体工程尽早建成,太平鸟服装项目开工建设,江口物流项目二期工程初步建成;加强对特种车辆制造、不锈钢微丝、行地汽车等重点项目的对接服务工作。在产业招商上,开发区科学编制机械电器制造、船舶制造、铅锌冶炼循环经济产业、非金属新材料、轻纺和现代物流业等重点行业产业发展规划。在缝制机械、电器制造和船舶制造业上,力争有一批企业建成投产,尽快形成产业板块。对落户规模以上企业逐户进行经济运行监测和调度,帮助企业抓好生产要素的衔接,扶持铜冠公司、禄思伟耐火材料、金美亚管桩、金盛磷铜、先登电工、金隆线材等一批市场前景好、成长性较强的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对已签约未开工的30个总投资50亿元的项目逐一对接,强力推进,提高开工率;对在建项目进行协调,力争项目早日竣工、投产、达效。
厚积薄发的开发区改革开放浪潮连天涌起。有理由相信,开发区的明天更美好。 (吴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