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小手艺”带来收益
笔者到台前县夹河乡万桥村采访,见到了年已花甲的民间艺人林海灵。她正在用贝壳粘制小工艺品,各种形状的贝壳一经她的巧手组合,便成了花篮、小船、小猫、小兔等。她家的窗台上、桌子上、地面上到处摆放着这些小玩意,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不仅我们看得眼花缭乱,连“凑”热闹的乡邻也赞不绝口。
“人家林老太不光心灵手巧,还特能干,不瞒你说,她家这两处院子,8间有走廊的楼板房,全靠她的手艺盖起来的。两个孩子结婚成家,不仅没作难,还常常拿钱接济亲戚、乡邻。”村民万兆留很佩服地对笔者说。
据了解,林海灵老人年轻时就以绣花闻名,随着年龄的增加,她不仅没有撂下手里的活,反而学到的手艺越来越多,挣钱门路越来越广。她先在焦作、聊城等地开设门店,搞绣花,所绣制的窗帘、门帘、枕头等十分畅销。为此,她购置了大型缝纫机,还学会了利用电脑绣花。每天从早忙到晚,手里有干不完的活。几年前,一次去北京的偶然机会,商店里的贝壳工艺品牢牢地吸引住了她,通过和售货员攀谈得知,这里的小工艺品是从连云港进来的货。为抓牢这个致富项目,她几次独身一人南下连云港,深入厂家、家庭作坊,向行家请教,学到这门手艺后,自己就试着干了起来。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又从村里找来五、六个妇女帮忙,让她们也挣份收入。
最近,她又开始制作项链、手链等儿童装饰品,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她的名声也越来越响,成了远近闻名的“艺人”。面对着舒心的好日子,她常常信心十足地说:“党的政策这样好,上级又这样支持农民致富。谁不好好干,傻瓜一个。自己富了不叫富,俺还要大干一番,给村里妇女带个头,让乡亲们也都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