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菲在服装行业的应用
中国是世界上的纺织大国,集中了世界上大量的中低端服装供商。在这个领域中大大小小的服装企业林立,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大致可以分以下几个阶段:
1、初期阶段(手工机算)
工人将自己生产的产品、数量、工序用笔记录在本子上,月底计算工资时将本子统一汇总,有专门人员统计。此阶段是最原始的阶段,所有的工作都要求工人手工记数,然后由专门人员计算工资,现在仍然有许多小规模(大约100人以下)的加工厂商,仍然采用此种方法,这种方法也只能用在小型规模的厂商,否则工作量呈几何级上升。此种方法的缺点是,一旦发现某些工序数量有异常,很难跟踪到底是哪个工人、哪天出的问题,可能造成多发不必要工资等。
2、图章化阶段(纸菲阶段)
将工人用的工票(菲),用印章的模式印在固定的一张纸上,每扎衣服一大张菲票,然后每工序一个小菲,工人生产某道工序的时候用剪刀将相应工序的小菲剪下来,作为自己生产产品数量的凭证,然后统一汇总到电脑(或者手工),统计总数量根据工价计算工资。这种方式比手工计数提高了很多,避免了工序超数的问题。但是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工输入,人工核对等繁琐的数字工作。
3、半电脑化阶段(条码计菲阶段)
借助于电脑和打印机,将一扎货上的大菲每道工序用条码的方式打印出来(分为:针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专业条码打印机等,每种打印机成本不同)工人在生产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生产状况,用剪刀剪掉自己的工序条码,作为生产凭证,然后统一汇总,由专人将工人的条码菲(工票)扫描到电脑系统。此种方法比图章方法前进了一大步,因为它借助了电脑打印(取消手工,增加效率),软件系统等信息化等手段,比上个阶段有如下提高:
A:取消手工输入,极大的提高了原始数据得准确性。
B:借助于软件系统来分析条码,减少了无谓的手工计算,极大的减少了工资计算人员的工作量。
C:借助于扫描设备,使数据的录入工作变得减少很多,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条码计菲比印章菲提高了一个层次,但是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
△ 依赖扫描设备,不同的扫描设备误码率不同
△ 工人和计算工资人员仍然有很大的工作量
△ 扫描的效果严重依赖打印的效果
△ 计菲成本居高不下
△ 纸张浪费不符合社会发展的环保要求
4、自动化阶段(电子计菲阶段)
电子计菲是借助于IC卡技术和数据终端采集技术,将每个菲票的信息存在于IC卡中,工人根据自己的工序,通过采集终端将产品的数量、加工内容(工序)等信息直接发送到电脑,完成计菲工作。这种方式有以下优点:
A:实时性高、B:安全稳定、C:上通下达,信息共享;
D:分析流水,解决阻滞、E:节约成本、F:提高管理;
G:循环利用,绿色环保、H:解决了软件的数据采集问题。
电子菲的核心解决方案
电子菲的核心解决方案就是:对生产中的产品颁发身份证,在各个环节设置数据采集点。本方案参考公民身份证的解决方案,将本来无法量化的信息进行量化,将滞后的信息提前到实时信息。
1、 硬件解决方案
TechZen电子菲(智能终端)是选用键盘、屏幕、感应线圈、控制指示灯相互结合。
2、 软件解决方案
软件解决方案结合硬件平台、数据库结构、总线逻辑结构综合解决:
通讯: RS-485通讯、RS-422、无线通讯等结合
平台:MICROSOFT WINDOWS 2000
开发工具:VC、BORLAND DELPHI6
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微处理器:51系列产品
软件功能逻辑图:
后台采集模块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