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购机电一体化缝纫机
纵观国内外缝制设备的发展历程,缝制效率的提高大体上经过了专业化阶段(生产各种专门用途的缝纫机)和提高化阶段(缝纫速度的提高),现在已经到了机电一体化的时代。所谓机电一体化对缝纫机而言,就是缝纫机的刺布、挑线、钩线、送料等执行部件仍沿用原机械机构,而控制方面则采用电子或微电脑系统。一般的区分是含有编程和CPU处理的控制系统称为微机控制或电脑控制系统,无编程和CPU处理的称为电子控制系统,其中电子控制技术较为简单。从控制内容的广度来区分又可分为单机电脑控制和缝纫单元(缝纫组合)电脑控制二大类,后者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更高。
相对于机械式缝纫机而言,机电一体化缝纫机有着其卓越的优势。除了一些自动化的功能如:自动停针位、自动线迹技术、自动加固缝、自动缝绣、自动换色线、慢速启动等等外,用户在选购时还应该注意哪方面的性能?
清洁性
对于服装生产企业来说,就提高服装生产档次和满足客户订单要求来看,产品是绝对不能出现油污的。这就要求缝纫机机头的设计能使针杆、挑线杆及旋梭周围不使用机油,实现清洁缝纫,以避免对布料的污染。
“中捷”2J9000无油润滑高速平缝机,干式机头实现了完全无油化,没有机油飞溅,不用担心油污产品,也不需要定期注油。缝纫机油的零损耗非常有利于环保。
可缝性
缝纫机达到最后转速后,最重要的技术问题便是可缝性,包括线迹是否良好、是否柔软、是否稳定,有无跳针、断线、是否起皱等。
“标准”GC6195系列高速平缝机采用牙架曲柄偏心轴,送布的前后倾斜角度可自由调节,最大限度减少起皱及上下缝料误差。“上工”GD8-4双针平缝机,针杆摆动与送料牙同步送料,保证布料平整,线迹美观。通过机械控制扳手,实现分离针杆,使其中任意一根针杆停止在上死点位置,保证直缝、折角缝线迹的美观。
布料兼容性
增大送布牙的调整范围,可缝制更多不同类型的布料。或者根据各种面料调整最合适的差动量,在进行前后送布时,即使针距长度发生变更,差动比也不会发生变化,无需再进行调整。
日本“重机"DLU-5490N-7单针平缝差动上下送布自动剪线缝纫机,通过对挑线机构、线槽、压脚以及送布的研究,实现了低张力缝制,可以对应多样化的面料。通过充足的附件配置以及局部吃省缝装置可以实现与送布同步的上送布轨迹和部分吃省缝,有着更广泛的面料适应力。
稳定性
新型的缝纫机应用电脑解剖,从机壳的结构到每个零件的细小部位均实现了最优化设
计,最大限度地抑制了噪音与振动。在机头的设计上实现了最佳平衡,上轴和下轴的传动通过同步齿形带传动使噪音有了大幅的减少,实现了低振动、低噪音,即使是在高速旋转下也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作业。
“标准”GC6100M高速无油平缝机,运动部件使用滚动轴承连接、固体润滑脂润滑以及特殊的耐磨材料,使得机器运转精度高,使用寿命长,有着良好的稳定性。
易操作性
缝纫机的人性化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提高操作者的作业效率。具体表现在放料部分比以前的平缝机宽阔,使要缝制的面料更易于取放和回转;底线卷线装置安装在机臂上面,卷线量的调整及梭芯的拆装简单;对应于踏板的踏入量,可选择起动的转速;易懂易用的操作盘,使操作者容易记忆,操作时不会产生迷惑。
人体工程学设计极大简化了使用。从操作者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强调使用的简易性。比如“重机"MF-7800系列缝纫机,设置了毫无压迫感的宽阔的操作空间,将筒型机台设置成操作性优越的最适宜的长度,确保了操作空间的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