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状态维修是维护保养重于维修--从周期计划维修到状态维修五(上)

      传统的周期计划维修观念认为,设备维修必须做到保全与保养并重的原则。保全是“攻”,要攻下所检修机台全面达到机械装配技术要求的“等”和工艺技术要求的“级”的两大关口。而保养是“守”,守住保全交付运转的机台不走样,只有在做好保全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保养工作的效果。但是在实际贯彻中,人们总是认为保全技术要高于保养,保养工低人一等。尽管提法是保全保养并重,而在传统维修视野中,往往形成保全重于保养,保养是从属地位。状态维修的实践表明,要全面提升保养工作的地位,这二者不是并重平行的地位,而是维护保养重于维修。只有做好了保养工作,才能减少潜在故障隐患,最大限度的遏制潜在故障发展变化,以致大大降低故障发生。

      清洁保养,首先是机器本身的周期性揩车,清除绒杂和积污。其次是机台地面和周围环境的清洁。现代企业设备管理实践表明,设备和作业地环境进行清洁性保养,不仅仅是揩车扫地,做到天(花板)光地洁机台亮,更重要的是能减少火警事故,保证设备和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绒杂和各类积污对设备状态、工艺状态和产品质量状态,和文明生产有以下负面影响:

       (1)绒杂积污形成阻块或硬团颗粒对运动区的影响。纺织各工序都伴有短纤维逸出,这些飞花无孔不入,容易形成绒团,落在油质工件上(如齿轮、丝杆等),若不及时揩擦清除,便形成较硬的阻块或颗粒。这些阻块或颗粒存在于机器系统的运动区之间,因不同几何形状和尺寸,对运动区梗阻磨损的影响也不相同。尺寸与运动区间隙相等或稍大的颗粒污物在摩擦力作用下可能进入间隙,从而引起运动区的磨损。这类状态的颗粒污物的尺寸是运动区最敏感的尺寸,称为临界颗粒尺寸。该临界颗粒随着机构的运动,被多次挤压,密度和硬度逐渐加大,当嵌入下一对齿轮啮合缝隙中,便形成额外的阻力,有时导致“卡车”,电耗突然增大,甚至使齿轮和齿轮轴意外形变,形成潜在故障。

       (2)绒杂覆盖润滑部位后所产生的影响。当绒杂覆盖润滑部位(如油孔、非密封油路等),纤维的吸附性增加了油液的挥发,缩短了有效润滑期,使润滑效果降低,加速了机器的磨损。不仅造成润滑油的污染,而且增加了油污纱布的机率,给产品质量形成负面影响。

       (3)重要的接合工件被覆盖后操作人员视线不及,不能及时观察到设备的运转状态或工艺状态,使值车工部分地丧失工作主动性。

       (4)旋转件周围的飞花不及时清除,随时都有摩擦起火的危险,尤其是机台电器控制箱内的绒毛积物,最易引起火警。某厂1989年的一个夜班,一台梳棉机电器控制箱因箱门密封不严,飞进的毛绒未及时清除,结果被交流接触器弧光点燃,火苗迅速窜到箱外。由于地上落物也未及时清扫,火势蔓延,造成6台梳棉机连片失火的大事故。因此,状态维修的清洁保养,不仅要机械表面清洁彻底,暴露的零部件尽可能不被毛绒覆盖,而且盖、罩、箱内所有零件都要保持洁净状态,减少绒杂堆积;防止积垢形成阻块而造成零部件空间位置改变,给潜在故障提供生成条件。这种清洁性质的养护,是维修人员和挡车工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