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倒闭200家 中国鞋都晋江困境中八方突围
“周围有很多同行想转行,但尚未找到方向。”丁思源说,“现在很多企业不敢接单,如果接也是亏钱,只是为了保住老客户。”
真正艰难的日子已经来临,中国鞋都福建晋江正在困境中求变。
4月19日开幕、为期4天的第十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并未因为其10岁生日而倍加热闹,恰恰相反,虽然号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专业采购商到会采购,但无论是参展的企业数还是参观的业界人数,都较往届锐减。
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宏观调控紧缩、用工成本上涨、招工难等诸多因素影响,晋江——这个年产10亿双运动鞋,市场份额占全国40%、全球20%的中国最大鞋业基地,2007年陆续倒闭了数百家出口型中小鞋企,而今年的日子更为艰难。
但显然晋江已在困境中求变,其特有的政府与企业互动更趋加强,政府正进一步创造更大平台引导鞋业发展,企业则主动加强研发、务实树立品牌、提升管理,将业务方向重点转向国内市场。
新一轮的产业整合与提升大幕已拉开。“我觉得这是大洗牌的好时机!”正如晋江检验检疫局局长赵勇对记者所言。
不敢接单的年份
晋江至今仍有运动鞋企业3000余家,但其中超80%为出口型企业。对大多数出口型鞋企而言,现在谁“撑到最后才是赢”。
作为一家近九成鞋子销往欧盟、年产值约2000万元的鞋企老板,康泰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思源是焦虑的。
“周围有很多同行想转行,但尚未找到方向。”丁思源说,“现在很多企业不敢接单,如果接也是亏钱,只是为了保住老客户。”
据其介绍,去年部分原材料大幅上涨,包装费上涨30%至50%,鞋底涨30%,杂工工资已由950元涨至1150元,涨幅达21%,技术工人甚至达30%,且招工困难。
“现在最大的期许就是大环境的改善。”丁思源说。
外销、内销各占一半的吉祥鸟(中国)有限公司,由于为国际一流品牌提供OEM服务,遭受的冲击相对较小。
其营销总监肖作发告诉记者,以相对高端的海外客户为主、具备一定品牌优势的鞋企,每双鞋成本影响10%~15%,而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最高影响成本可达30%以上。
肖作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晋江至少倒闭了200家鞋企,而广东则有上千家倒闭,吉祥鸟在广东的50多家供应商,倒闭了10%以上。在肖作发看来,晋江鞋企之所以倒闭数量明显较少,与晋江市政府的大力扶持有关,因为晋江鞋业还处于资本积累阶段。
“去年晋江每周都有鞋企倒闭,今年还要倒闭更多。”作为晋江本土的专业辅导鞋企的公司,博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此体会很深,其项目经理沈成英如是说,约占晋江鞋企总数80%的外贸型鞋企将继续遭受严峻考验。
赵勇透露说,2007年晋江鞋出口额达20亿美元,但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心理影响大,企业接单数急剧减少,一季度企业出口利润缩减10%。
来自该局的数据显示,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以及中小制鞋企业向内地迁移的影响,今年一季度晋江共检验出口鞋类产品12832批、10685万双,同比分别下降12.12%和0.42%;但由于平均制造成本增加,出口单价随之上涨,总金额仍保持增长,达到3.33亿美元,同比增长9.14%。
在阿里巴巴市场部福建大区的沈思鹂看来,今年的晋江鞋博会规模变小,与部分企业不敢接单有关,但采购制鞋机械的企业仍不少。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