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AT经营模式遭质疑 香港上市受挫
- 国际品牌服装会员店(以下简称为ITAT) 为上市造势,今年以来耗巨资分别在香港、西安、深圳、北京举办规模盛大的文艺晚会,而在该公司大本营深圳,其电视广告、平面广告包括户外的公交车身广告随处可见。
虽然ITAT不惜重金造势,但由于其业务模式的硬伤,从目前情况看,其在香港二季度上市的计划将延迟,甚至年内在港上市的前景都不容乐观。
烧钱赚吆喝
ITAT为了在香港上市,不惜投入巨额资金来提高市场认知度。在文艺演出方面,与央视四次联手举办文艺汇演;在广告宣传方面,该公司公开数据显示,自3月15日起的第一轮广告投放中,总投放次数就高达960次,这还不包括在深圳等城市投放的各类电视、户外广告。而这些仅仅是2008年广告投放的第一轮。
大手笔的砸钱,效果却不乐观。有分析人士认为,大量资金用于广告的收效是有限的。此前深圳的百货企业茂业国际,从去年就开始为上市大打公关攻势,在香港及内地大量投放广告,但其上市过程仍然一再延迟,直到本周才完成公开发售,而且认购的情况不佳。
银河证券批发零售行业研究员徐文武表示,连锁销售类公司的发展前途主要是看其商业运作模式能否符合市场的需求。广告攻势是有效果的,但并不是判断该类公司投资价值的主要因素。
经营模式遭质疑
香港媒体普遍认为,已经有一次上市聆讯失败经历的ITAT,其上市计划将再次受挫,花钱赚吆喝却无助上市脚步。ITAT曾在去年年底就启动IPO计划,集资额为10亿美元,并计划于4月初开始招股。
“要成功上市并不是看你广告烧多少钱,关键还得看你本身的价值和市场的选择。”香港资深投资人士对记者表示。
ITAT的上市保荐人美林与高盛已相继退出,主要原因可能是对该公司经营模式的质疑。
“铁三角模式有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业务的扩张,但是ITAT的这种模式是比较短命的。”逸马顾问零售专家马瑞光表示。ITAT独特的经营模式和“零租金”开店方式是其扩张的最核心因素,但也是其首次聆讯遭否决的根本原因,如果不能合理地提供解释,第二次上市申请仍将以失败告终。
此外,对于ITAT四年内门店数量爆炸式的膨胀,也引发了人们对其“零租金”扩张模式的质疑。截至2008年3月31日,四年内已开设连锁会员店 651 家,在全国共有FASHION ITAT 9 家、百货会员俱乐部 123 家和连锁会员店 651 家,发展之快令人惊叹。但是,“零租金”一方面带来超速扩张,另一方面也存在双方联盟不够稳固的隐忧。短期内的扩张需要以快中求稳为主,此前按照公司的计划,在2007年内店面数达到1000家,2008年达到1100家,这显然是不合乎常理的扩张计划。
令人担忧的还有,在国内CPI持续高企的情况下,商业地产租金亦随之快速上涨。如果ITAT不能满足商业地产商对其收入的预期,七百余家门店能够在短时间内开业也能在短时间内缩水。再考虑到劳动力成本和生产原料价格的上涨,对其营业情况会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今明两年能否实现预期的净利润仍需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