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缝机油盘和机座处漏油调查与探讨(2)
- 通过以上各试验及理论依据证明,目前高包油盘仍存在有渗油的原因应该从油盘油槽的深度及宽度、O型圈尺寸、硬度及材料、机座下平面加工平整度及粗糙度等处严格控制。只有以上各点都达到了合理的设计要求,油盘渗油就会消除了。
(6)试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试验一:由于油槽深为2.8~3.3mm,密封圈厚为4.82~4.9mm,塞片0.8mm,因而最小压处合量为4.8-(3.3+0.8)=0.7mm
结论:厂家1的油盘与油量密封圈压合量在最小处0.7mm以上时确定无渗油现象。
试验二:由于油槽深为2.75~3.25mm,密封圈厚为4.9~4.96mm,塞片为0.8mm。因而最小压处合量为:4.9-(3.25+0.8)=0.8mm
结论:厂家2的油盘与密封圈压合量最小处在0.8mm以上时确定无渗油现象。
试验三:厂家2油盘与密封圈最小压合量为:0.8-0.3=0.5 mm时油盘漏油严重。
结论:厂家2的油盘要想防止漏油必须将密封圈压合量最小处加大到0.5mm以上。
试验四:说明油盘密封圈压合量必须保证在一定范围,过大过小均不好。压合量过小时,油盘会在螺钉上紧力的作用及油封的反作用下变形,对封油反而不好;另外紧固螺钉上紧后如果油盘四个凸出平面不与机壳下平面接触,油封的压合量各处会不一样,特别是长度方向没有紧固螺钉的地方,油盘很容易变形引起密封不好。
结论:油盘与密封圈安装完后,机座下平面与油盘四个凸出平面接触上最好,并且密封圈压合量在0.7~1.3mm最好,通常情况下应保持在1mm左右。
试验五:厂家1的油盘与密封圈最小压合量为:0.7-0.3=0.4mm时,仍没有渗油现象。
结论:对照试验四,由于厂家1的油盘槽宽为5.4mm,厂家2的油盘槽宽5.85mm,因而油槽宽度对封油起一定作用。压合量一样,油槽宽的漏油可能性大。
四、各家油盘密封设计方案调查
(一)日本包缝机样机1:油封截面为O型,油盘油槽上平面与机座接触1/3周长,尺寸为:
1.油封直径Φ5±0.15,硬度要求HS70±5;
2.油槽宽小端5.5+0.3 ,深3.7±0.15,底平面的平面度0.3。
(二)日本包缝机样机2:油封截面为上圆下扁平状,油盘与机座接触部仅为4个螺钉处凸出小平面,尺寸为:
1.油封高5±0.15,宽5±0.15;
2.油槽宽大端5.5+0。3,深4-0。3,底平面的平面度0.1。
(三)实际设计方案一:
1.油封高5±0.15,宽5±0.15,硬度要求HS65-70;
2.油槽宽大端5.5-0。1,深3.8-0。2 ,底平面的平面度取消。
(四)日本包缝机样机3:油盘密封圈为一垫片状,形状比较特殊,截面形如图4所示,并且4个螺钉孔部边缘也为圆形突起。油盘上平面无槽为加工面,机座与油盘之间放油盘密封圈,整机重量全压在密封圈上,但密封圈内增加了硬质材料。
(五)飞马EX系列,银箭的747、757系列(同标准的GN20,飞马E系列)高速包缝机:均为油封截面为圆形,油盘上平面有0.5mm台阶。
(六)绷缝机:
1.日本大和2500、2700系列油盘上平面全部与机座接触,油封截面为圆形。
2.兄弟的272、252系列油盘上平面部分与机座接触,油封截面为圆形。
(七)油封截面的最新设计:飞马公司在宣传他们的最新型号的绷缝机W1500型时特别提出油盘油封设计为H形,如图5所示,为双道密封设计,确保不渗油。我们设计时也可以借鉴,重新设计出类似于这种类型的油封,使包缝机的漏油可能性大大减小。
(八)润滑油的粘度与渗油的关系:粘度越大渗油可能性愈小。粘度的选取与运动速度、载荷大小、工作环境温度、摩擦表面粗糙及配合间隙等有关系。但缝纫机在轻载高速下,工作环境不恶劣,各零部件设计要求又特别高,因而粘度在一定的范围变动对整机无任何影响,只是粘度大的润滑油价格高。
标准的GN2000与兄弟高包用T18#油,飞马M700高包用22#油。但许多服装厂用的油是在市场上买的,一般都是粘度较小的油,漏油可能性更大,事实也正如此。
六、总结与分析
(一)油槽与油封截面设计对照表:见图6(S表示截面面积)。
通过图6我们可以看出:
1.缝纫机行业中密封圈的结构设计与设计手册中的要求略有差异;
2.设计方案中油封截面面积比油槽截面面积略大,这样对油盘的油槽平面度可稍微降低一点,有利于零件质量控制和加工。
(二)对油盘的沟槽底部和侧面应提出表面粗糙度要求:(静密封时)为Ra 1.6~6.3;对配合面要求:Ra 0.8~3.2。
(三)密封知识介绍:
1.密封件泄漏原因:密封的功能是阻泄漏。造成泄漏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密封面上有间隙;二是密封两侧有压力差。消除或减小二者任一因素都可以阻止或减小泄漏。但一般而言减小或消除间隙是阻止泄漏的主要途径。我们缝纫机行业目前不必要过多考虑压力差,但我们必须在设计加工选配装配时消除间隙。
2.O型圈密封的特征:有良好的密封性,它是一种压缩性密封圈,同时又具有自封能力,所以使用范围很宽,密封压力从1.33×10-5Pa的真空到40Mpa的高压(动密封可达35Pa)。如果材料适当,温度范围为-60~+200℃。O型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密封性不受运动方向的影响,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它可广泛用于静密封,此时耐久性良好,另外它耐热性、耐密性、耐久性均比较好。因而它很适用于我们缝制机械行业。
3.密封的工艺:良好的加工工艺和成型工艺是保证密封件尺寸精度、表面特征以及提高腐蚀和耐磨能力的有效手段。就密封件制造中最常用的模压工艺来说,如果压出来的成品在形状、尺寸等方面误差很大,大型面上存在飞边、毛刺,对于密封都是很不利的。就O型圈而言,它是靠给定的压缩变形来保证密封的,如果由于尺寸精度差而保证不了必要的变形量,就会出现泄漏。
另外,由于O型圈以预拉伸状态安装于密封部位,当整体结构发热时,O型圈不是膨胀,而是收缩,这也可能使工作时的压缩变形量减小而发生泄漏。(拉伸状态下的橡胶受热收缩称为焦耳效应。)
因此,设计时必须严格给定尺寸精度,并应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例如:与密封件相接触的零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及纹理方向等。
七、简单结论
通过以上各试验及理论依据证明,目前高包油盘仍存在有渗油的原因应该从油盘油槽的深度及宽度、O型圈尺寸、硬度及材料、机座下平面加工平整度及粗糙度等处严格控制。只有以上各点都达到了合理的设计要求,油盘渗油就会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