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策划战略先行
某些企业普遍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缺乏从战略角度去看待营销战术,而营销策划公司也没有耐心真正地帮助这些企业,进行战略规划下的系统营销战术设计。
10年前,笔者进入营销策划行业,开始接触到无数的中小企业。他们多年来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为了取得更快的发展,或者说想从市场上获取更大的成功,开始寻求策划公司的协助。由于企业对策划公司心存过高的期望,导致策划公司着眼于企业的眼前利益,设计出来的营销战术都明显具有急功近利的烙印。某些企业,尤其是那些处于整体营销水平都很落后行业的企业,侥幸通过策划公司的帮助获得了成功,但是根据我的研究分析,这些被策划公司“营销”过的企业,大部分并没有真正成功,只是平庸地活着。这些企业普遍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缺乏从战略角度去看待营销战术,而营销策划公司也没有耐心真正地帮助这些企业,进行战略规划下的系统营销战术设计。
2005年,我开始把从MBA课堂上学来的战略管理,结合接手的策划项目和企业的市场实际,有意识地帮助企业导入基于营销导向的战略策划。这个过程非常艰难,有很多企业总是错误地认为,他们请营销策划公司的真正目的是策划战术而非战略,同时认为自己的战略没有问题,导致部分策划项目并没有达到双方预期的目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策划实践,我深深地感觉到,营销策划公司在企业战略模糊不定的情况下,为满足企业急功近利的市场扩张而设计的基于短期利益的营销战术,是一种传统策划时代的点子思维,是一种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投机策划。
重新诊断企业的核心问题
2007年年末,在我耐心的劝说下,我成功地帮助一个食品客户A企业,导入了基于营销导向的战略策划。
A企业是一家仅创立3年的小企业,全年的营业额刚满2000万元。起初,企业与我们合作的目的,是希望我们帮助他们解决连锁专卖店的区域扩张,也就是招商策划,当时合同也是这么签的,但是,当我们开始合作以后我才发现,A企业根本没有战略这个概念,管理层也是由4个3年前一起打江山的好朋友组成,除一个老板外,3个管理者各自分管了行政、生产和营销。由于市场本身的机会,企业每年也有30%的增长。3个月前,老板找到我,希望我们能帮助他们加快扩张步伐。
在内诊外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A企业存在着几个很大的问题。首先是公司内部的管理,由于缺乏战略而比较混乱,很多决策都是非常随意的,员工流动率非常大。公司也没有系统的管理制度,没有激励奖惩制度,总体而言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处于草创时期的小企业。
其次是公司已经在当地区域开出30家专卖店,但销售业绩差异很大,好的每天有5000元上下的营业额,差的每天仅有几百元。那些营业额比较低的经销商和加盟商,普遍意见比较大,并且对企业品牌的未来不看好,有些甚至想改换门庭,转投竞争对手。
另外,作为一个想走连锁经营模式的专卖店品牌,A企业连基本的品牌定位都没有,对管理30家专卖店的营销人员,也根本没有进行系统管理,也就是说,A企业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营销队伍。
从合同上看,我们只负责招商,但是,我相信即便我们能策划一次成功的招商,在几个月之内,可以帮助企业完成从30家到100家店的扩张过程,但是这丝毫也帮不上这家企业的忙,相反,可能因此而害了企业。因为我们觉得这个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扩张,而是公司的战略规划。
为了顺利完成项目,我决定利用自己对公司战略方面的操作能力,额外帮助企业解决战略规划问题,并导入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让企业在完善内部的同时,沉稳地迈开扩张步伐。
基于营销导向的战略规划
面对这样一个民营小公司,我感觉担子很重,一方面必须避免大而空洞的理论说教,一方面确实要为他们导入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为了确保本项目的合作成功,同时设身处地地为企业客户考虑,我决定自己找麻烦,把项目组全体人员带到企业内部,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内诊外调工作,从全方面了解该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同时,从行业宏观的发展到企业具体的市场运作,以及行业竞争态势的分析,我们搜集并购买了大量参考资料。经过科学地数据分析,我们将4个核心管理层和部分中层管理骨干封闭在酒店里,通过半培训半研讨的方式,将一个公司为什么要有战略、如何规划、如何形成计划,如何按照计划去一步步实施等战略的方法等进行了逐步的导入。
整整一周时间,我们针对A企业的发展成功地制定出了公司的事业领域规划、2008年的目标以及未来3~5年的战略目标,同时针对2008年目标,做出了完成目标的几种战略行为,如提升现有经销商和加盟商的经营信心、明确品牌定位和清晰品牌形象、设计了扩张的时间和扩张的区域以及新增的开店数、围绕着新战略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计划和财务资源准备等。
这期间,我们时常发生争论。作为战略规划的主持人,我不时地纠正管理层在研讨公司战略过程的错误思想,并不断演绎优秀公司的战略和成功实施案例。管理层与管理层之间也常发生争执,我觉得这是好现象,说明大家都开始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做认真地思考了。
通过本次研讨,我们确定了新的组织结构,并通过民意测试,推荐产生了新的管理班子,将核心管理层发展到5名,从而形成有差额票数的决策班子。同时,在我的建议下,我为整个管理层核心班子,建立了每周召开例会的制度,这个例会既是处理日常事务的管理层沟通会,又是一个严谨的战略计划的实施领导和监控班子。我想通过这些硬性的规范,来使该公司改变以前哥们义气的江湖式管理,建立全新的科学管理团队。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