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2008年中国机床进出口的形势展望

         摘要:本文结合最新统计资料概述中国机床进出口现状及其主要特点,指出国家相继出台政策鼓励高档机床的进口、与此同时我国出口机床的技术含量正迅速攀升。作者并对2008年的机床进出口形势作出预估,并建议中国本土企业有必要不失时机地扩大高附加值数控机床的出口。随后,文中在阐明各主要出口市场概貌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有关扩大机床出口的建议。
      机床工业是发展国民经济及国防尖端技术的必需装备,也是衡量国力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而机床的进出口状况,客观上也是一个国家机床制造实力的具体反映。

      当今,中国的先进制造业持续红火,世界制造业的重心向中国转移的势头也不减,那么2008年的机床进出口形势又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中国机床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逆差拉得很大,这说明有许多高端产品国产无法替代,需要大量进口。而这种局面一旦失控,将会对国家产业安全带来威胁;然而进口机床的增幅在回落,甚至出现略微负增长,这表明了国产机床的满足度在上去。

      相反,机床出口的势头却在猛增,在出口的16.5亿美元中,约5亿美元是数控机床,这就再次印证了国内机床制造业的水准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基数太低,绝对值的世界排名还是居后。

      用进出口专业的行话来说,外向度是衡量某种产品发达与否的标准之一,所谓外向度,即出口产品的价值占该类产品总产值的百分比。2007年我国机床产值世界排名第3,约107.5亿美元,故外向度仅15.3%,而同样是2007年,德国的外向度高达72%、日本53%、意大利58%、西班牙52.9%,我国台湾省竞达78%。

      因此换个角度来看,亦表明我国虽是机床的制造大国,但并不是一个制造强国。我们机床出口的外向度比例较低,在于众多普通机床尚属国内消化;而出口价值量少,那是因为出口产品的档次不高。

      抓住当今机床进出口的主要特点展望2008年形势

      在过去的2007年,中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继续稳定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12001.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2%,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5.3%。就我们机床领域,进口仍处于高位运行,属先抑而扬,但总体还是出现了负增长;而出口则增幅加大。个中缘由应该与国家的政策面联系起来看,几大要素不容忽视。

      机床进口

      我国最近的进口机床政策与过去明显不同,国家现在鼓励进口高档机床,出台了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鼓励进口技术与产品目录》,将拿出50亿人民币用作贴息(按银行贷款一年期利率计),使列名到目录内容的技术与产品,可以享受进口优惠。

      就机床类产品而言,大体有如下这些:

      镗铣加工中心(含立式、卧式、立卧式);5轴联动柔性加工单元;高精度车削中心;数控平面磨床(含成形、龙门、导轨、双端面等);高精度、多座标联动数控磨床(含内圆、外圆、端面外圆、万能、无心、轴承、刃磨、专用等);四轴四联动、七轴四联动的座标磨床;龙门数控铣床;金属珩磨机床;公称压力>4,000t的单柱、双柱、四柱万能液压机;公称压力>9,000t的金刚石液压机;板厚>40mm的数控切割机等等。

      我觉得这项措施将具有双重意义,既能削减我国的贸易顺差,又能加快我国制造业的升级与自主技术创新。对企业来讲,由于享受到了贴息政策,就可以降低用于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加快技术改造的成本,同时反过来又可避免未来贸易伙伴的反补贴争议。对于我们来说,也应尽量通过引进先进装备,更多地消化、吸收并展开技术再创新,着实提升研发实力。

      此外,国家已修订有关税收的商品目录,对非数控类机床及档次较低的数控金切机床与成形机床,采取进口不予免税政策,因为此类产品国产已完全可满足需求。

      数控机床与加工中心的进口关税,目前还是保持9.7%不变,值此再提醒大家注意一点,进口机床,以到岸价按税率纳税后,还要缴纳进口增值税。增值税=(到岸价+关税)×17%,总税额=关税+增值税。

      机床出口

      由于我国机床类产品档次不高且附加值低,故较长一段时期出口额是相当低的,进出口逆差很大。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缺乏外汇,国家还鼓励利润很薄的产品跑量出口,如牛刨、砂轮机、台式钻床等等。

      我国机床出口的贸易形式,一般贸易占79%,来料加工贸易占18%,保税区仓储转口贸易及来料加工装配贸易等占3%。就出口企业的性质来分,国有企业占43%,外商独资企业占26%,民营企业占31%。

      随着外贸形势的不断变化,当今国家已不再鼓励薄利的低档产品出口创汇,对高能耗、高污染以及资源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高一资”产品,已逐步将其列入淘汰产品行列。

      为此,退税政策也作了相应调整,将刨床、拉床、插床等8种机床的退税,由17%降至11%;铣、车、镗、钻、冲、锻等11种金属加工工具的退税,由13%降至5%;磨具、磨料等17种易耗品的退税,也由13%降至5%。

      重要的是,当今我国金属加工机床的出口已迈出新的步伐,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机床企业已接近20家,继沈阳机床集团出口创亿美元大关后,大连机床集团也凭借英国600集团的销售网路,数控机床大举进入欧美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出口机床的技术含量也在迅速增加,如重庆机床集团自主研发的数控高速高精度齿轮加工机床,已成功进入日、法、韩、印度等国外市场,他们荣获国家二等奖的YS3116CNC7七轴四联动数控高速干切削自动滚齿机,在某些国际竞争的场合中已胜过日、美等国的名牌产品。

[1] [2] [3] 
  • 相关阅读
    1. 协会调研宁波、东阳、吴江三地零部件骨干企业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数据: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量环比下降
      常州智谷获评天宁经济开发区三新经济“三星企业”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