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资本化运作动因分析
国内商业资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集中,服装行业洗牌加剧,这其中资本运作功不可没,资本化运作所带来的马太效应开始集中显现
2007年,伴随着国内市场的内生性增长以及服装外贸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国服装内贸增长率15年来第一次超过外贸,外贸增长第一次低于上年,国内服装市场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风险投资涌入服装产业
随着中国服装市场近年的高速发展和逐步成熟,各种风险投资也开始强势介入这个传统行业。
以PPG、ITAT为代表的服装经营新商业模式企业成功吸引到大量风险投资,一度实现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对业界形成强烈冲击。此外,甚至像婴孕服装这样此前不太受关注的细分市场,也吸引了资本的浓厚兴趣。如孕妇装品牌“十月妈咪”,已先后有20多家私募股权基金(PE)和风险投资公司(VC)与其接触。而“红孩子”在2004年利用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平台,创造性地在网络上销售孕婴童产品,短短大半年的时间达到了收支平衡,2007年获得1000万美元的风投。
由于外部资本的强势介入,使得这些新商业模式和细分市场被迅速催熟,依靠传统的自身积累发展的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服装产业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日益融合,正在迅速改变着行业竞争格局和竞争方式,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在服装行业发挥得淋漓尽致。
与各种外部投资频频向服装企业抛出橄榄枝相对应,服装企业开始出现一股前所未有的上市风潮。
服装企业上市动因分析
显然,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国内服装公司主动竞相拥抱资本市场,其驱动因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最主要有以下八点:
1、资本原因,是国内部分细分服装市场日益集中,特别是男装、运动装市场,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竞争对手的数量逐渐减少,竞争强度却大大增强。在终端为王、产品同质化,甚至是决策同质化的今天,服装品牌竞争集中表现在对优势终端资源的争夺上,随着商铺成本的逐年大幅上升,拿下一个位置好、面积大的街边店铺,动辄需要几百上千万的资金。对于很多服装企业来说,上市已不再是赶时髦,只有借助上市进行资本运作才能做大、做强,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
2、融资难一直是影响国内服装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主要因素,尤其是服装企业中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遇到的融资困难更多。企业上市属于股权融资、直接融资,与向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上市融入的资金具有永久性,无需归还,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免受国家收缩银根等金融政策的影响;募集资金数量大、速度快。如果企业以20倍市盈率发行股票,意味着需要用20年时间积累的资金可以通过上市一次性募集到位;企业上市后就获得了在资本市场持续融资的通道,可以通过配股、增发、发行可转债等方式多次融资。如果说企业有条件,而且有项目需要大笔资金,那么上市能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和影响力。例如在2007年,七匹狼募资8亿资金专门用于销售网络的升级,计划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发展20家建设面积在800平方米以上的“七匹狼男士生活馆”,同时配套拓展200家面积在300—800平方米的七匹狼旗舰店,600家七匹狼专卖店,承载本区域内形象展示、新品发布、服务示范以及员工培训等功能。用8亿来升级销售网络,这是一般企业通过原始积累所无法比拟的。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