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副总陈鸿桥:经济资本化下的中国企业
[一]
资本的力量正在改变中国企业的发展速度。据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WFE)的数据显示,2007年12月28日,深沪两市市值为32.7万亿元(4.6万亿美元),2007年两市的市值增长率高达240%,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8月2月5日,全球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中,中国企业占了4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资本市场。另据统计,自2006年5月份IPO重启以来,上市公司IPO公司数、融资额增速明显,2007年上市125家公司,IPO融资额达4469亿元,加上2006年沪深两市融资1280.85亿元,两年共融资总额超过股改前15年的总和。
资本市场的革命本质上也是一场思想解放。它改变我们传统的企业定价方法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观念;改变了传统的国家、企业实力评价与福布斯财富排行榜(股票市值管理);改变了传统的企业做大做强的路径(股权激励与整体上市、股票并购);它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与企业管理决策依据;改变了传统的企业行为规范的动力与激励机制;改变传统的创业创新驱动机制。.
事实上,中国正在进入经济资本化的新时代,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机遇,但这个机遇也对企业和企业家提出了新的课题。我认为,一个现代政府与企业领导人都应该学习与用好六个“新”词:股票市值、市盈率、股权激励、并购、风投与私募、商业模式。真正地理解这六个词,将有助于使企业融入市场经济时代商业、管理、决策的思维和方法中。以全流通机制为核心的资本市场新制度已经建立,我们应当重新理解、认识和审视资本市场的功能、工具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二]
中国正在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2004年5月推出中小企业板,2008年可能将推出创业板,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重要使命,在这个体系中,深市主板定位是蓝筹股市场、中小企业板定位于中国企业“隐形冠军”的摇篮、创业板是创业创新的“发动机”,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则是上市资源的“孵化器”与“蓄水池”,共同组成一个稳健的金字塔机构。
从2004年开板到今天,中小企业板发展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截至2008年2月13日,已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有215家,IPO融资总额700亿元,合98亿美元,平均每家公司融资3.33亿元,最高达41.4亿元,最低9045万元,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0539亿元,流通市值3869亿元,中小板企业的市盈率为77倍,主板企业的市盈率为52倍,创业板上市公司高股价、高市盈率、高换手率的特征非常明显。涌现出了大族激光、七喜、思源电气,中捷缝纫机、登海种业、贵州航天电器等一大批自主创新能力强、高成长性的公司。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浙江两省登陆中小板的企业最多,分别达到47和46家,江苏也有26家,这与江浙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民营经济发达的现状是符合的,但是应当看到,上海、北京的很多符合要求的高新科技企业还没有上市,全国各地也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已经具备了进入公开资本市场的条件。
目前深交所正在全力以赴筹备创业板,力争2008年上半年推出,创业板将重点服务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经济质量的整体提高和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