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出口至欧盟服装增加

          世贸《纺织品及服装协议》于2005年1月1日届满,服装配额不复存在,为销售商和消费者带来裨益。不过,中国纺织品出口急升,却令欧盟纺织业感到威胁。因此,欧盟与中国在2005年6月达成协议,目的是控制中国向欧盟输出纺织品的增长,直至2008年为止。协议涵盖10类产品。

      下表显示适用于有关纺织品及服装的2007年配额使用率,并没有出现超额付运的情况。


      注1:在配额数量方面为供应地(中国内地)提供若干弹性。

      上述配额已于2007年底届满,由一个新设的双边监察机制取代。新机制涵盖8类产品,欧盟就中国当局发出的出口许可证签发进口许可,以达到监察进口数量的目的。受监察的产品类别为T恤(第4类)、套头衫(第5类)、长裤(第6类)、女装松身恤衫(第7类)、床上织物制品(第20类)、连身裙(第26类)、胸围(第31类),以及亚麻纱或苎麻纱(第115类)。

      监察机制有效期至2008年底,目的显然是为了观察欧盟与中国内地之间的纺织品及服装贸易,对贸易流程维持双边管制。

      据统计数字显示,在2008年首数个月,服装及纺织品进口呈现上升趋势。下表显示截至2008年4月23日为止,获准进口的纺织品及服装产品数量。

      鉴于多个产品类别的预期进口数量均有大幅增长,欧盟未必会同意于2008年12月31日取消监管措施,甚至可能就进口数量飙升的类别采取市场保护措施。事实上,现时欧盟与中国内地之间的贸易关系并不理想,多个欧盟国家仍然不愿大幅开放与中国内地的贸易。一些业界组织正尝试说服欧盟对多类中国内地产品采取贸易限制措施,欧洲纺织品及服装生产商尤其活跃。种种收紧贸易限制的迹象,实非中国内地出口商所愿见。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