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缝配产业座谈会召开
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繁荣和发展,同样成就了一些带有时代特征、具有地方特色的缝制生产基地和专业市场。其中,位于浙江省东阳市虎鹿镇的中国缝配城和东阳缝配产业的发展模式就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典型,这里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上下游两个行业的神经末梢,因为在全国服装产业密集区域,遍布着数以万计的东阳籍缝配商人,加上遍布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缝制商贾与虎鹿缝配城的经营者保持着长期而友好的往来,这里无疑是缝配产业的引领区域。值此整个行业和产业进入拐点之年,以缝制业作为地方经济名片的东阳,市委市政府已经将其列入全市特色经济工作之中,一系列新的举措,有力推动着整个行业的进步。
一年之计在于春。已经到了暮春时节的4月29日,一直致力于“创新创业促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崇尚实干抓落实”的金华市委常委、东阳市委书记张仲灿风尘仆仆?亲自带领东阳市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领导来到中国缝配城所在地——虎鹿镇,调研缝配产业现状并召开了“加快缝配产业发展座谈会”。作为对缝制行业每一次重大突破和重要事件都倾注了极大热情的专业权威媒体,记者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的采访。
虎鹿缝配名震海外
张仲灿一行在虎鹿镇党委、政府李敢峰、韦朝阳、张学群、孙生明等人的陪同下,走访了部分企业和缝配城?缝配城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增尧、总经理程俊桥向领导详细介绍了经营现状?随后由东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范冬岩主持召开了加快缝配产业发展座谈会。
虎鹿镇党委书记李敢峰从缝配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作,关于进一步加快虎鹿缝配产业打造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虎鹿缝配城经营户调查情况以及东阳市虎鹿缝配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几个方面,向到会领导作了详情汇报。据他介绍,虎鹿缝配城现有营业房520余间,经营户205家,2007年成交额10.8亿元,虎鹿从事缝配生产、经营有5000余人。根据调查,经营户中已办厂的有25家,有意新办加工生产企业的有23家。虎鹿缝配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约1.3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面积约450亩,已建成区域包括缝配城用地约150亩,生产企业用地约130亩,其他用地170亩。按照规划,整个缝配产业园区分为企业加工生产区、商贸集散区、生活配套区三大区块,其中企业加工生产区面积约为1100亩,商贸集散区约为320亩,生活配套区约为120亩,其他用地约400亩。
东阳市领导在走访企业和缝配城后,又听取了李敢峰的汇报,对这个全世界最大的缝配专业市场有了进一步了解。市经贸局局长卢一峰(原巍山镇党委书记)发言说:“缝配产业主要在虎鹿和巍山,全世界70%以上的缝纫机针板在巍山生产;虎鹿华洋公司的规模对缝配产业有推动作用,虎鹿要培养缝配龙头企业。”他对如何从经营的同时转向生产,带动整个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国土资源局、工商局、供电局、财政地税局、发改局和下程里村等到会部门领导均发了言、表了态。杭州市缝制机械行业协会会长、杭州祥盛缝制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缝配城投资商)张柏成应邀出席。市人大副主任楼齐林、市政协副主席郭志华也作了言简意赅的讲话。他们既对虎鹿缝配城和缝配产业给予了肯定,又提出中肯的建议,在广泛征求经营户意见的基础上,镇、城、村要抓住机遇求发展。
十六字方针锁定目标
张仲灿对市政府6个部门的表态和市人大、政协两位分管领导的讲话表示肯定,对缝配产业的下一步发展分四个方面作出了明确指示。
统一思想:东阳缝配产业是几届党委、政府和几代缝配经营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个产业来之不易、值得珍惜,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做大做强。虎鹿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在全国小有名气,这是下一步发展的有利基础,所以要抢抓机遇。区域优势逐步显现,37省道、甬金高速加上即将开通的诸永高速公路,为向南、向北的扩展亮起了绿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描绘出宏伟蓝图。加快发展、做大工业经济,营造东阳的良好氛围、环境,现在从上到下各方面工作都有一个好的势态,包括巍山的特色块状经济发展要加大支持力度。
理清思路:东阳在发展,但发展规模和速度还不够快。如果我们不去抓缝配产业,也许在这个产业就可能要萎缩。所以要“以市场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撑市场”,市场与产业要互动。块状经济一定要有品牌,要培育龙头企业。义乌、诸暨的成功案例值得借鉴(诸暨的步森,义乌的浪莎等等)。要有规模和数量,千家万户做一个事情,才叫做块状经济(像诸暨的袜业有8000多个家庭企业,产值达到250个亿)。
研究政策:为了体现对虎鹿发展的支持,由发改局、经贸局、工商、税务、土地、供电等部门与镇政府联动,首先扶持虎鹿缝配产业,“放水旨在养鱼,筑巢旨在引凤”,为今后其他块状经济的发展打好基础。
落实行动:龙头企业要具体落实,虎鹿缝配产业队伍建设要加强,各部门工作一定要扎实;同时,要鼓励经营户做大做强,要有危机感,市场提升、产业做好要立足于自力更生。
素有“教育之乡”美誉的东阳,拥有“百名博士汇一市,千位教授同故乡”的人才优势,又有中国缝配城和东阳缝配、电脑刺绣机的经营、制造优势,加上数以万计的东阳籍缝制商贸团队,更有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上,政府因势利导、东阳人奋发协作,把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实现无缝对接,毋容置疑,东阳缝配产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速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