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2008年中国机床进出口形势

          摘要:本文结合最新统计资料概述中国机床进出口现状及其主要特点,指出国家相继出台政策鼓励高档机床的进口、与此同时我国出口机床的技术含量正迅速攀升。作者并对2008年的机床进出口形势作出预估,并建议中国本土企业有必要不失时机地扩大高附加值数控机床的出口。随后,文中在阐明各主要出口市场概貌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有关扩大机床出口的建议。
      
      机床工业是发展国民经济及国防尖端技术的必需装备,也是衡量国力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而机床的进出口状况,客观上也是一个国家机床制造实力的具体反映。

      当今,中国的先进制造业持续红火,世界制造业的重心向中国转移的势头也不减,那么2008年的机床进出口形势又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中国机床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逆差拉得很大,这说明有许多高端产品国产无法替代,需要大量进口。而这种局面一旦失控,将会对国家产业安全带来威胁;然而进口机床的增幅在回落,甚至出现略微负增长,这表明了国产机床的满足度在上去。

      相反,机床出口的势头却在猛增,在出口的16.5亿美元中,约5亿美元是数控机床,这就再次印证了国内机床制造业的水准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基数太低,绝对值的世界排名还是居后。

      用进出口专业的行话来说,外向度是衡量某种产品发达与否的标准之一,所谓外向度,即出口产品的价值占该类产品总产值的百分比。2007年我国机床产值世界排名第3,约107.5亿美元,故外向度仅15.3%,而同样是2007年,德国的外向度高达72%、日本53%、意大利58%、西班牙 52.9%,我国台湾省竞达78%。

      因此换个角度来看,亦表明我国虽是机床的制造大国,但并不是一个制造强国。我们机床出口的外向度比例较低,在于众多普通机床尚属国内消化;而出口价值量少,那是因为出口产品的档次不高。

      抓住当今机床进出口的主要特点展望2008年形势

      在过去的2007年,中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继续稳定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12001.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2%,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5.3%。就我们机床领域,进口仍处于高位运行,属先抑而扬,但总体还是出现了负增长;而出口则增幅加大。个中缘由应该与国家的政策面联系起来看,几大要素不容忽视。

      机床进口

      我国最近的进口机床政策与过去明显不同,国家现在鼓励进口高档机床,出台了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鼓励进口技术与产品目录》,将拿出50亿人民币用作贴息(按银行贷款一年期利率计),使列名到目录内容的技术与产品,可以享受进口优惠。
    就机床类产品而言,大体有如下这些:

      镗铣加工中心(含立式、卧式、立卧式);5轴联动柔性加工单元;高精度车削中心;数控平面磨床(含成形、龙门、导轨、双端面等);高精度、多座标联动数控磨床(含内圆、外圆、端面外圆、万能、无心、轴承、刃磨、专用等);四轴四联动、七轴四联动的座标磨床;龙门数控铣床;金属珩磨机床;公称压力 >4,000t的单柱、双柱、四柱万能液压机;公称压力>9,000t的金刚石液压机;板厚>40mm的数控切割机等等。

      我觉得这项措施将具有双重意义,既能削减我国的贸易顺差,又能加快我国制造业的升级与自主技术创新。对企业来讲,由于享受到了贴息政策,就可以降低用于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加快技术改造的成本,同时反过来又可避免未来贸易伙伴的反补贴争议。对于我们来说,也应尽量通过引进先进装备,更多地消化、吸收并展开技术再创新,着实提升研发实力。

      此外,国家已修订有关税收的商品目录,对非数控类机床及档次较低的数控金切机床与成形机床,采取进口不予免税政策,因为此类产品国产已完全可满足需求。

      数控机床与加工中心的进口关税,目前还是保持9.7%不变,值此再提醒大家注意一点,进口机床,以到岸价按税率纳税后,还要缴纳进口增值税。增值税=(到岸价+关税)×17%,总税额=关税+增值税。

      机床出口

      由于我国机床类产品档次不高且附加值低,故较长一段时期出口额是相当低的,进出口逆差很大。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缺乏外汇,国家还鼓励利润很薄的产品跑量出口,如牛刨、砂轮机、台式钻床等等。

      我国机床出口的贸易形式,一般贸易占79%,来料加工贸易占18%,保税区仓储转口贸易及来料加工装配贸易等占3%。就出口企业的性质来分,国有企业占43%,外商独资企业占26%,民营企业占31%。

      随着外贸形势的不断变化,当今国家已不再鼓励薄利的低档产品出口创汇,对高能耗、高污染以及资源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高一资”产品,已逐步将其列入淘汰产品行列。

      为此,退税政策也作了相应调整,将刨床、拉床、插床等8种机床的退税,由17%降至11%;铣、车、镗、钻、冲、锻等11种金属加工工具的退税,由13%降至5%;磨具、磨料等17种易耗品的退税,也由13%降至5%。

      重要的是,当今我国金属加工机床的出口已迈出新的步伐,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机床企业已接近20家,继沈阳机床集团出口创亿美元大关后,大连机床集团也凭借英国600集团的销售网路,数控机床大举进入欧美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出口机床的技术含量也在迅速增加,如重庆机床集团自主研发的数控高速高精度齿轮加工机床,已成功进入日、法、韩、印度等国外市场,他们荣获国家二等奖的YS3116CNC7七轴四联动数控高速干切削自动滚齿机,在某些国际竞争的场合中已胜过日、美等国的名牌产品。

      尤其可喜的是,高端的大型数控机床出口已打开局面,如上海机床厂为美国订制的H300数控外圆磨床,磨削外径Φ2,300mm,磨削长度 10,000mm,工件重量达30t;该厂的大型数控轧辊磨床也出口至美国和德国;长征机床的GMC2000H/2五轴联动重型高精度龙门加工中心,在 2007年出口到美国;齐二机床的多台TK6920重型数控镗铣床则出口至荷兰。此外,济南二机的3200t大型冲压线在泰国正式投产等等,这些大型、超重型机床出口的实例己不胜枚举。

      宏观形势

      预测机床的进出口形势,本人认为在分析目前机床进出口局面的特点后,还要结合国际及国内经济的宏观形势来看。

      当今世界经济由于受美国的拖累,预计2008年的增长只有3.3%,而中国经济发展则强调要防止过热与通货膨胀,国家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监控投资、提高资金使用品质,故今年GDP会低于10%。

      此外,由于考虑到钢材、原油等原材料及配套件大幅涨价的因素,今年机床调价也势在必行,估计涨幅在10~15%左右,这对机床出口应该有些影响。同时,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还将小幅继续,这又会增加出口成本。值得欣喜的是,许多机床行业的企业家准备走出国门搞国际化经营,这倒是给机床进出口带来了利好消息。

      综上所述,依本人拙见,2008年中国机床进口额度将略有增加,估计在75亿美元左右,增幅5~7%;而机床出口增幅要大一些,估计在2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21%。


      各国市场需求概貌

      作为机床贸易工作者来说,我们的任务是及时捕捉用户的需求资讯,为进出口牵线搭桥,做好服务工作。结合当前的形势特点,就有关扩大机床出口,我们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首先,我们可以分析国际主要机床市场的需求情况。在过去的2007年,世界机床消费大约是690多亿美元,除中国外,消费大户为日本、德国、美国、意大利和韩国,大体需求情况如下:

      北美

      美国是制造业的大户,航太航空、军工工业特别发达,故需要大型数控装备,如大型五面体龙门加工中心、大型数控外圆磨床、轧辊磨床、数控导轨磨,大型复合加工机床等。美国用户一般商业道德佳,付款信誉良好。

      加拿大的机床制造业较为落后,是值得关注的一块处女地。目前中国出口加拿大的机床多为普通小机床及部分板材加工机床,我们的数控机床应瞄准加拿大的农机行业、木工机械行业,可以考虑出口数控车床、中档规格的加工中心,以及磨床、摇臂钻床等。
    南美

      南美的巴西,汽车、摩托车行业发达。故不仅需要大量的数控车床、加工中心,还需要压力机、数控回转头冲床、数控剪板机等。最近,上海机床进出口有限公司销往巴西的金属成型机床,市场形势持续看好。

      东南亚

      应视其为近期出口的重点区域。尤其是越南,他们也提出了类似中国改革开放性质的口号,建立出口贸易加工区,因此制造业发展形势看好。在近期,越南的建筑机械、矿山机械、轻工机械将有较大发展,各类数控机床都有较大需求。此外,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汶莱等也都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

      印尼也是机床需求的大户。这个约3亿人口的国家,目前仍以农牧及旅游业为主,进入21世纪后提出要逐步发展工业。鉴于千岛之国的汽车、摩托车拥有量较大,故车辆维修工作量很多。目前印尼大量进口日、韩、台湾的数控二手设备,如果我们能搞好售后服务的话,这块市场绝对看好。

[1] [2] 
  • 相关阅读
    1. 协会调研宁波、东阳、吴江三地零部件骨干企业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数据: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量环比下降
      常州智谷获评天宁经济开发区三新经济“三星企业”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