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案例介绍一下销售财务分析的科学计算方法
财务分析主要是系统地分析和评价公司过去的财务情况,并预测公司未来的财务情况,帮助经营者进行决策,分析内容涉及公司盈利状况、资金使用、风险状况等等,本文将对公司本量利、财务比率、信用成本分析三个方面对销售财务进行分析。
一、量本利分析
变动成本:指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对客户来说,是指销售成本(进货成本×对外销售数量)、促销费用、运输费用、按销售额计提的人员提成等 ,一般说来,对外销售量越大,变动成本越高。
固定成本:公司必须性的支出,而且每月相对稳定、与业务量变化不相关支出,包括各类租金、人员固定工资、底薪、资金利息等。公司一旦经营开业,无论是否有对外销售,固定成本都会发生。
边际贡献(边利)=销售金额—变动成本总额。
边际贡献=0,说明公司的销售只能维持变动成本支出,无法实现盈利;
边际贡献>0,说明公司的销售除了可以补偿变动成本外,还能收回部分固定成本,在不增加投资而引起固定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公司可扩大销售,直到收回固定成本而实现真正盈利。但在未收回固定成本之前,公司总体上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边际贡献率(边利率)=边际贡献 ÷ 对外销售金额
保本点(盈亏平衡点):销售金额=成本总额(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案例分析:以2007年江西某客户销售DIY产品为例
江西某客户2007年共销售电脑外设产品24万件、2200万元,其中向多彩科技采购金额1920万元,销售毛利280万元,毛利率12%。
2007年共发生变动费用56万元,其中:
运输费元:19万元
促销费用:25万元
员工提成:12万元
固定费用:23万元,其中:
租金: 8万元
管理工资:12万元
资金利息: 3万元
三、信用成本分析
在当前市场形式下,企业信用政策的灵活运用及赊销(铺底销售)业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场销售,然而,赊销是具有(全球品牌网)成本的,简称信用成本。
信用成本主要包括:风险成本、机会成本、资金占用成本
1、 风险成本:简称损失成本或清算成本,铺底通常都有无法收回的风险,但绝大部分为清算风险,即获得铺底企业清算时通常用前期的货物抵消帐款。
2、 机会成本:由于铺底而导致此部分资金放弃其他方面投资所损失的收益或因缺少资金而造成的成本增加。
3、 资金占用成本:铺底所造成的资金短缺必须向银行贷款来弥补,银行贷款利息即为资金占用成本。
案例分析:
以金额100万元、帐期1个月的铺底为例,计算所产生的信用成本,通过分析历史铺底销售,发现发生以上成本的概率分别为:
风险成本10%、机会成本30%、资金占用成本100%
1、风险成本:
铺底如果无法收回时,铺底企业通常会选择退回100万元的货物来抵消帐款。实际上此部分货物大多为滞销或残次品,公司回收后须打折(结算价八折)处理(概率10%)。
风险成本=100×(1-80%)×10%=2(万元)
2、机会成本:
以公司采购单价15元的机箱面板材料为例。供应商规定:现金预付结算,售价15元/片,否则每片加价1元。100万元可采购6.7万片机箱面板材(概率30%)。
机会成本=100÷15×1×30%=2(万元)
4、 资金占用成本:
目前银行贷款月利率为0.72%,100万元贷款
资金占用成本=100×0.72%×100%=0.72(万元)
即:信用成本合计 2+2+0.72=4.72万元,成本率 4.72/100=4.72%
因此,应收帐款不但有风险,而且是有成本的,成本率达到4.72% ,客户所占用的每一笔应收帐款,都意味着公司利润的减少,及时收回应收帐款,不但降低风险,而且增加经营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