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法国专家谈中国纺装出口

        法国《回声报》6月11日报道,法国时装学院出版了关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情况的专刊,对此,《回声报》就这一话题专门采访了法国时装学院的经济学家弗兰克.戴尔巴尔。

        记者:中国是怎样占据纺织服装工业主导地位的呢? 

      戴尔巴尔:中国纺织服装工业是逐步走向强大的,它与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同步的。在最初阶段,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中国满足于非常传统的成衣加工的角色。发包人当然是外国厂商,但交易人主要是亚洲人,如日本人他们在亚洲地区以及香港台湾投资。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当时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接下来,中国的纺织服装业由原来行业的下游上升为行业的上游,转向纤维和面料的开发。中国拥有所有天然纤维资源(毛、棉、绸、开司米)以及来自化学产品的合成纤维,于是这类工业当时得到发展。因此中国由该行业下游转向上游,与印度正相反,印度是首先发展棉纺织工业。中国今后拥有世界上门类最全的纺织成衣行业,集中了世界上这个行业30%的职工。 

      记者:欧盟2005年放开中国纺织品配额在多大程度上促使了中国的这一地位的形成? 

      戴尔巴尔:放开纺织品配额并没有使这一地位形成提前。中国在这一行业的主导地位是在九十年代中开始的。中国纺织业的产能业已存在:大量中国小企业当时正在涌向这一行业。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配额要被放开时,这个行业的西方企业迅速拉响警报,欧盟立刻做出反应(采取了一些保护主义措施)。 

      自今年1月1日起,闸门又被打开了,可以采取3年的保护措施。但是中国当局采用有选择性的出口许可证做法,以便照顾它的世贸组织伙伴。如今可以说是有附加条件的放开。 

      记者:在这一行业的发展中西方企业的责任是什么? 

      戴尔巴尔:普遍的看法认为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基于西方的企业。虽然,欧洲和美国如今依然是中国纺织服装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区。但是中国这一行业并不是由于西方企业的订货建立起来了,而是它的政治意愿,中国政府在它重要的五年计划中要支持其经济增长。 

      中国政府过去明确把投资引向它希望发展的沿海地区,如今这些投资又被重新引向中国的中西部地区,那里如今在劳动力和工资方面有更多优势。无论怎样,中国国内市场今后是中国纺织服装业的最大市场,中国在今后两年将是亚洲第一市场。 

      记者:在您的研究报告中,您提到中国在纺织服装业有非专业化的趋势,从而使其邻国,尤其是越南获益。 

        戴尔巴尔:纺织成衣在中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弱。在2000年,这一行业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14.5%,在2006年只占到9.8%。中国需要至少8%以上的年增长率来保证其社会和谐,它逐步转向更赢利的行业,附加值更高的行业,如大众电子。因此,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增长没有中国经济其它部门的出口增长快。 

      由于生产成本上涨,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加快了它们向越南转移的步伐,越南还是一个服装加工基地,它与美国和欧洲的关系很好。外汇流入越南使得它可以发展成为这一行业的上游。中国在一段时间里曾受益于其邻国的投资,现在中国自己开始辐射受其影响的地区。中国的对外投资在一年里从120亿美元上升到160亿美元。 

      记者:意大利品牌Sergio Tacchini刚刚被一家中国企业收购,您认为这种行动还会在其它西方品牌重复吗? 

      戴尔巴尔:我不能肯定这种行动会重现。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成本上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越来越不容易以价格在世界上占领优势地位。因此,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今后有两种可能性。 

      一方面,他们可以投入设计,创建系列产品,开创中国品牌。但在这方面,他们认为还十分需要“西方视角”。他们求助于西方的创意,西方的品牌,尤其是意大利和法国的品牌。因此,他们与西方的时装学校和企业合作,或直接聘用西方的服装设计师。 

      另一方面,获得雄厚资金的中国企业可以直接参股或收购业已存在的西方企业。但是“Tacchini”是一个特例。这个品牌没有保护好,它滥用许可证,被大量复制。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