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企始“砸锅”,敢问路何方?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首度破7之后,各个企业的心态迥异。因为产品价格上升,出口导向型企业的产销量可能出现冲击;反之,一些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行业则会不同程度受益。不同行业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薄利 艰难 退出
对于纺织企业来讲现在是个艰难的时刻,出口型纺织企业纷纷选择退场。“人民币升值超过了16%,让我们减少了很大的盈利空间。” 原纺织行业20强企业山东樱花集团负责人如是说。江苏、浙江、广东、河北、山东、福建等省出现了纺织加工企业陆续倒闭的情况,年初,工厂倒闭趋势愈演愈烈。其中,广东省倒闭情况最为严重。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邹晓珊甚至推测,纺织行业已有近一半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中国是沃尔玛最大的纺织产品采购地,而现在,中国市场已经不再有那么多廉价的产品供其选择。据了解,随着人民币升值,中国有近三分之一的纺织企业已经倒闭。
纺织工业协会项目经理韩佳升在接触众多企业之后,他眼中呈现出一片凄凉的场景“有很多企业做了更‘绝’的事情,他们把工厂中的纺织机械卖掉了”。
然而,由于受纺织行业不景气的影响,纺织设备卖不了太好的价格,“这些工厂便把设备拆掉,把每一个零件拆下来单独卖钱,这样还能回收一些成本。”
求谋长远之计
恒源祥集团副总经理陈忠伟并没有过多地担忧,在新一年的生产计划下达时,与恒源祥保持合作的工厂,“没有发生倒闭的”。陈忠伟说,“现在的纺织行业,出口型企业的倒闭,已经是行业调整的必然方向了。”按照陈忠伟的想法,“现在做品牌是最稳定的长远之计。”
一提起恒源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个清脆稚嫩的童声———“恒源祥,羊羊羊”。正是这个简单的广告,在全国打响了恒源祥的品牌。
恒源祥集团品牌中心总监李巍认为:“最核心的因素就是恒源祥实现了经营模式的创新。通过运营‘恒源祥’品牌,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