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飞跃
今年5月初以来,有关飞跃集团陷入财务危机、甚或接近“破产”之类的种种说法。在近距离接触了这家颇受关注的民营企业后,我们有如下深刻的理解和担忧:
一、飞跃“现阶段”
飞跃集团确实是陷入了困境,但飞跃仍在“飞翔”。当前,社会上盛传飞跃已资不抵债、申请破产的传言,多方求证的结果是:飞跃存在困难是事实,但并没有到资不抵债、申请破产的程度。
作为我国缝纫机行业的龙头企业,飞跃集团拥有年产各类缝制设备500多万台的能力,曾于2005年11月被评为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50强首位、2006年10月入选“中国十大世界影响力品牌”。因为飞跃走过的路程,印证了浙江诸多民营企业共同的轨迹,它曾经的辉煌是浙江民企的辉煌,眼前的困境是诸多中小浙企的困境。飞跃的脱困思路,对眼下奋力爬坡的很多企业具有参考意义。
二、飞跃“很坤难”
飞跃上下相信目前公司只是暂时面临困难,飞跃未来的命运,更多地掌握在公司自己手里。”虽然今年1至4月,飞跃集团外销下降了40%多,内销部分产品有所增长,整体销售下降了30%多。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等因素,飞跃集团到去年底的银行负债为11.59亿元,还有一部分民间借贷。但经过企业“勒紧裤腰带还债”,到今年5月,银行负债已下降至不到10亿元。飞跃当前危机原因有三:
1,受宏观调控政策面影响,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税率降低和原材料持续上涨使其成本大大上升;
2,扩张速度过快,去年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又增加2.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造成资产“固化”;
3,企业股权全部集中在邱继宝及其家人手里,导致决策风险过于集中。
三、飞跃“新期待”
1,政府助力:
月初以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三级政府已就化解飞跃集团财务危机展开多项工作。其中,市、区两级政府借给企业一笔资金,帮助企业维持正常生产。浙江省政府已召集企业、银行等有关方面进行了协调,各债权银行同意维持对飞跃集团的现有贷款规模,不压贷、不抽资、不起诉。
2,专家预示:
在当前环境下,大力推进飞跃“脱困”可以提升企业界共克时艰的信心。飞跃集团遇到的出口困境、原材料涨价、融资困难等问题,是当前许多工业企业面对的普遍问题。因此,加快对飞跃集团进行资产重组,重新树立民营企业在当前环境下的“脱困新标杆”,有助于提升企业界乃至整个社会对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心。
3,业内献策:
给业内为飞跃开出的脱困“处方”主要为“瘦身+资产重组+提高利润”。即剥离飞跃集团的核心资产连带银行债务、飞跃商标出资组建新飞跃股份,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收购飞跃集团持有的新飞跃的股权,以及转让飞跃集团的部分土地房屋资产,使飞跃集团避免破产清算。
4,飞跃警示:
飞跃脱困犹在进程中,但飞跃陷入困局的教训已颇深刻。对各种规模中国民企都应该冷静反思当前宏观调控背景下的企业境遇,充分认识到自身管理的“软肋”所在,并籍此切实强化管理。换言之,“飞跃危机”的出现及其问题的解决,也正是所有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民企必须要补上的一堂“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