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制造业人才面临转型危机
- 明月说书:随着珠三角制造业大环境的变化,所在企业景况一天不如一天。人才的个人价值得不到更高的体现 ,很多人每天都在思考着在同行间跳槽还是直接转行? 这同时也是后OEM时代一些珠三角制造企业人才的困惑。
--------------------------正文-------------------
“珠三角一塞车,全球就断货。”这是夸奖中国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实力,但是珠三角如今要继续发展,却面临土地、电力等资源紧缺、本币升值和人力成本上涨等各个方面的压力。珠三角曾引以为豪的制造业似乎已经遭遇了“天花板”,经济转型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经济的转型势必会带来人才需求的转变,大批曾为广东制造业呕心沥血的制造业专业人才也不得不面对转型的考验。一方面,产业的升级势必会带来行业以及企业间的洗牌,这对制造业人才来说意味着新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制造业人才内部也可能会出现新一轮的“洗牌”。
危机中孕育机遇
摆在珠三角面前的有两条出路:一是产业升级,从粗放型加工到精细化制造,再向制造业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延伸;二是发展新产业填补因旧产业转型所导致的“空心”。
“但是,无论产业升级或转型,其首要前提是人才升级。”
劣质企业的退出,给优势企业腾出了做大做强的空间。从中长期来看,本地的产业集群不但不会缩小,反而会因优势企业的做大做强而不断提升竞争力。
由于劣势企业的淘汰出局,给存下的优质企业留下了更多的资源和市场,如土地资源缺乏缓解、民工荒缓解、订单更集中等。这意味着,在大浪淘沙之后,留给那些新生代制造业人才的舞台或许比从前更为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