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N人民币指数编制方法
在编制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时,我们共选取了11种主要货币构造货币篮,分别是美元、欧元、日元、韩元、新加坡元、英镑、林吉特、卢布、澳大利亚元、泰铢和加拿大元。之所以选择这11种货币,一方面是因为上述货币对应的经济体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总和占到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大约75%;另一方面,上述11种货币也是200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上海提到的汇改后人民币参考的“一篮子货币”所包含的币种。
在测算人民币有效汇率时,我们选择2005年1月3日(即2005年第一个交易日)作为基期,对应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00。本文测算的时间段为2005年7月1日至2008年7月11日,分别以上述11种货币对人民币的名义双边汇率收盘价作为计算基础。贸易权重则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权重数据推算得出,该数据库每三年更新一次。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内地有不少对外贸易是通过香港地区转口至第三方,如果在计算贸易权重时不加以矫正,其他经济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就会被低估。而BIS在计算贸易权重时,将中国内地通过香港的转口贸易份额进行分解,这样就可以更合理地反映中国对外贸易的真实状况。
在测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时,我们计算相对物价指数所采用的原始数据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各经济体物价指数月度数据。中国物价指数在OECD发布的同比数据基础上经基期调整计算得出;而贸易伙伴物价指数则在主要货币对应经济体物价指数基础上通过贸易加权计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