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中小鞋企压力大 面临“大洗牌”
7月18日召开的温岭市鞋革业商会三届一次会员大会上,怎么生存是企业主们讨论最多的话题。统计显示,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出口退税下调等多重因素影响,已经约有两成鞋企关停。新当选的会长、34岁的卓凌鞋业董事长盛建勇表示,商会会全力发挥好协调、自律、引导、示范的工作,帮助企业走出“前所未有的困境”。
出席会议的省皮革业协会理事长李伟娟说,目前全省鞋企生产成本平均上涨了25%以上,而温岭鞋业以定向加工、外向型为主,成本上升估计更高。她分析说,归根结底鞋业发展必须尽快走出低、小、散的状况,提高竞争力。
面对困境,不少企业加快了转型步伐。宝利特鞋业加强了内部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浙诺尔、好兄弟等企业也通过与银行签订远期结汇协议,并争取延长远期结汇期限,通过美元贷款贴现的融资方式降低汇率升值对企业带来的损失;喜得宝鞋业从单一的欧洲市场走向全球,出口增长了八成以上;斯特美鞋业则在乌干达、智利等国家注册了外资公司,走外向型的营销网络,订单不断。
不过,会员们在讨论时也承认,相比规模企业,中小企业面临压力更大,“大洗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