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将成缝企洗牌之年
作为全国最大的缝制设备生产和出口基地的台州市拥有规模庞大的生产企业群体,历来是行业调整的风向标。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台州缝制设备规模企业总产量为101.56万台,比去年同期下降15.3%,产值和效益也出现明显下滑。
在一份文件中,行业协会将缝制设备行业低迷的现状归结为“2007年下半年以来,在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飞速上涨、国内服装产业调整、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税率下调、劳动力成本提高、美国次贷危机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中国缝制设备网致企业家的一封公开信中,则将行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归结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和新劳动法的出台。公开信表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直接导致了行业很多外贸订单的结束,而新劳动法的出台则宣告了低成本竞争时代的结束,直接导致很多中小型的制造企业关门、倒闭、停产,对大企业影响也非常大,行业内的大企业、大公司,纷纷大量裁员,并把采购中心往外转移。
标准股份一季报也将净利润减少的原因总结为受“宏观经济形势走低、人民币升值、纺织服装业出口退税率下调、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纺织服装产业对于缝制设备的需求减少。”2008将是行业洗牌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