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高层频赴东莞源于经济担忧
继本月初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莞调研后,7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来到东莞调研经济运行情况,并先后视察东莞华宝鞋业有限公司、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亚南电子厂等企业,深入了解生产、销售和研发情况。
中央决策层如此高规格、高密度视察调研,这在东莞、乃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皆属罕见。面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通货膨胀的压力、外向型经济出口受阻等新问题,决策层毫不讳言。调研中,他们的一些重要论述,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本文结合温总理在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的调研经历,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徐逢贤的独家解读,希望能展现调研背后所透露的信号。
解读
(中央高层)密集调研东莞意味着中央决策层已经将外向型企业的困难计入政策考量之中,对经济下行的风险也有一定程度的担忧。另一方面,是为奥运后的经济工作进行梳理做准备。
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温总理不光在东莞提这个概念,在整个广东都提,实际上就是希望要把广东建成东南亚的金融中心。
至于提高出口增值税返还比例和加强减税这两点,广东地区的企业可能很难享受到特殊的政策优惠。而产业政策扶持这一点,中央一直在努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家徐逢贤
回访
总理三问知识产权
“总理一连问了我们三次‘这个是不是你们自己做的’,听到我们说‘是的’,总理的脸上笑容灿烂极了,可见总理对于我们国家自主知识产权很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广东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是温总理考察东莞的第一家企业,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满龙昨日回忆起总理来访时的一言一行仍十分激动,并表示温总理给了他们产业升级转型强大无比的信心。
让总理看见东莞在转型
对于自己所在的公司成为总理考察东莞的第一个点,孙满龙觉得很骄傲。孙满龙认为,他琢磨,东莞市政府让温总理东莞之行第一个到宏威,可能就是要向总理证明,东莞新一轮的企业升级转型是有希望的,让总理看到东莞的企业转型正在进行。
孙满龙表示,宏威能够吸引总理,归根到底应该是宏威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首先从观念上定位上游,不能吃剩饭,要稳稳拿中装备制造的命脉。其次在研发理念上要不断创新、取长补短,要有“拿来主义”的精神。
总理重视自主知识产权
回忆起温总理考察时的情形,一个很小的细节令孙满龙念念不忘。在整个参观的过程中温总理重复说了3句话。“在参观企业光盘设备时总理问我们‘这个是你们自己的技术吗?’当总理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后来参观我们的有机发光液晶显示器设备时,又问了我们‘这是你们自己的技术吗?’我们说是后,总理露出了满意笑容。当看到体积更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时,温总理又问了一句‘这也是你们自己的技术吗?’再次得到肯定答复后,他显得很激动,很开心。”孙满龙说,通过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总理对于当前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
花絮“非常可以”
在温总理考察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时,一段小插曲令总理和许多在场人员大乐。孙满龙称,原本估计总理参观时可能会问员工,所以他们特地找了一名机灵的工人,结果没想到在现场,总理却找到一名站在角落不起眼的工人。“总理问他什么时候来工厂的,在东莞过得怎么样?可能这名工人没想到总理会跟自己说话,当时很紧张,说了句‘还可以’,等说完后可能意识到这样回答不对劲,于是又赶紧补充大声说了句‘非常可以’,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莞企或难享减税优惠”
昨日下午,本报独家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经济学家徐逢贤就温家宝总理来莞调研的部分论述进行解读。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在东莞进行调研?
徐逢贤:2008年以来,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处于下滑状态,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不少沿海城市的外向型企业,由于出口严重受阻、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都表现得很不景气,甚至最终停产。而东莞的企业多数就是这种外向型企业,也就是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企业,中央决策层此次密集调研主要就是为了摸底,真真切切地了解企业在想些什么,以便总结经验,寻求解决办法。
记者:国家级领导为什么会选择在7月份这个时间前来调研呢?
徐逢贤:一方面,这段时间是制定第三季度政策的关键时期。密集调研东莞意味着中央决策层已经将外向型企业的困难计入政策考量之中,对经济下行的风险也有一定程度的担忧。另一方面,是为奥运后的经济工作进行梳理做准备。按照国际上的普遍规律,奥运会后国民经济会出现下滑,因为奥运会前国家会对相关项目进行大量的投资,奥运会后就不会再有这些投资了,这样会导致GDP有所下降,影响整体经济形势。
记者:温总理提出要着力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在东莞,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提法经常能见,但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的提法很少见,温总理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概念有什么含义吗?
徐逢贤: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是指那些不生产商品和货物的产业,主要有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温总理不光在东莞提这个概念,在整个广东都提,实际上就是希望要把广东建成东南亚的金融中心。首先,广东有这个条件,因为广东的GDP总量长期位居国内第一,而且还超过台湾,正在赶超亚洲四小龙。其次,广东有这个任务。广东吸引外资的总额占全国的40%,大量的外资通过广东进入国内,而导致当前国内通货膨胀重要因素之一的国际热钱也正是通过这些途径进入中国。
外贸政策稳定含4点内容
记者:温总理在考察亚南电子厂时特别回答说,我们外贸政策将基本稳定,这里所说的外贸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徐逢贤:大致有四点,包括出口产品的高科技含量要增长;出口退税率逐步下降;吸引外资要有所选择,向高科技企业倾斜;进入国际经济一体化,按照世贸组织的规范来运作。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这些。目前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商品出口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和淘汰风险,从长远来看正是我们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记者:温总理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提出,要从信贷、财税、产业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有经济界人士认为这是中央将放宽民间借贷、提高出口增值税返还比例以及加强减税、产业政策扶持等措施的信号,您怎么看?
徐逢贤:中央肯定会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设置扶持政策,但具体而言:民间借贷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有所帮助,目前已有不少财经人士和学者呼吁扩大民间借贷的规模,中央暂时还没有最后决定,但未来应该会放宽的;至于提高出口增值税返还比例和加强减税这两点,广东地区的企业可能很难享受到特殊的政策优惠,因为我们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就应该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来运作。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广东属于发达地区,一般不可能像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那样享受上述优惠的;而产业政策扶持这一点,中央一直在努力。这个概念提出了很长时间,中央也已经出台了政策,如果中小企业产品的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政策就会对它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