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缝纫机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周玉竺谈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建设工作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一本新华词典就是标准化的结果,而秦始皇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行为,堪称中国标准化的典范。

           改革开放,尤其是我国加入WTO来,国家对标准化工作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大标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逐步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化工作市场机制。加入WTO,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为更好的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我国必须遵循WTO的游戏规则,按自愿性标准原则建立和完善国家的技术标准体系,改变计划经济的标准化理念和做法,积极走市场化道路。

            标准化工作是行业和谐和发展的基础,标准宣贯更是行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受到广泛关注。对于我国缝机业来说,标准由谁来制订?怎样制订?我们主张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的原则。

            每年年底,中缝协标委会秘书处都会针对第二年的标准工作计划,在行业内进行广泛征询,听取、征求企业意见,选定主起草单位和参与起草单位。行业标准的标龄虽为5年,但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企业随时可以进行修订。作为行业内的骨干企业,如果企业认为他们的某项技术可以引领行业某个专业领域,则可以提出申请,经过相关单位、程序予以确定,这就是标准制订、修订计划“从下到上”的过程,发达国家标准化有一个特点,就是企业争着主草标准。可以这样理解:因为我制定标准,行业的游戏规则就按我的思路走,别人做不到,只有我能够做得到,那么市场就属于我了。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企业不仅是在技术方面领先,而且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标准已从原来的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规范市场,上升为国家或行业竞争战略的高度。国际上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往往就表现为标准的竞争,标准是贸易技术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就是通过标准的手段阻止中国的低端商品进入市场的。目前,国际贸易的关税壁垒已相对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壁垒,也就是贸易的技术壁垒。

           我国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战略已确定,标准化工作走市场化道路已形成共识。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标准工作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国家标准的制订、修改工作也都是通过网上征询的方式开展的。

            我认为,行业标委会专业人员组成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市场化专业人员太少。在现代商业社会,标准必须服务于客户,满足顾客要求,因此标委会专业人员组成应该有更多的市场化专业人员。除此之外,标准的制订还要考虑企业的成本,追求较高性价比。标准是个度,适合你的就是最标准的。目前行业企业的标准化市场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行业标准体系有待规范和完善。标准化是一种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制订、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标准体系,一般是由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三部分组成。其中,技术标准体系是规范日常技术事务的;管理标准体系是规范日常管理事务的;工作标准体系就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技术标准体系是基础,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目前行业内所说的标准体系,主要是指行业技术标准体系。每年按计划完成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是标委会秘书处的重要工作内容,但如何提高标准的市场性,充分体现标准的使用价值是行业标准化工作必须思考的。目前,标准化已成为企业与顾客交货的依据,是市场准入的依据。我认为在建立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同时,如何建立行业标准推行体系,即如何执行标准是行业标准工作的重点。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