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温岭鞋企:活下去,就是胜利!

      2008年,对于温岭鞋业来说,是一个“拐点”。有人担心温岭鞋业从此走下坡路,不过,更多人则认为是新的起点。

      “活下去,就是胜利!”在风雨中屹然不动的浙诺尔老总林明标异常坚定的一句话,折射出今年以来温岭鞋企生存的现状:咬牙坚持,等待阳光。

      温岭鞋企活得很艰辛,但也活得很坚强。在制鞋企业受到民工荒、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今年以来又遭遇原材料上涨“寒流”的几重打击下,许多企业选择了在企业管理、差异化经营、节能降耗、人文怀柔等方面寻求办法。

      虽然许多企业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亏损的泥潭中,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温岭鞋企仍以坚强的身影站在潮头,迎风而战。甚至于,有些鞋企老板在重重危机中发现了商机。

      浙诺尔通过和沃尔玛、欧尚等国际品牌合作,建立起国际化的管理体系,向更高一层发起了冲刺。

      浙诺尔的“活法”,不仅对温岭整个制鞋行业有借鉴意义,而且对陷入低迷的经济局势,有着积极的启迪作用。

      正如一位鞋企老板所说的那样:重重危机带来新一轮的洗牌,这次洗牌是一次极好的机遇,能挺过去的,肯定是有“内功”的企业,他们将在未来大有作为。

      采访中,温岭超之步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权的一句话让人感动:“大家咬牙一起撑住吧!只要撑过去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苦夏中,期待挺过行业“寒流”

      今年的原材料涨价,让张华权经历了一场触目惊心的“寒流”。

      从1994年就开始步入鞋业的张华权,前年在温岭市城北街道南山闸工业区买下一块地,新厂房才刚投产,就遭遇了市场萎缩、企业成本上升。

      “排队等在门口要货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当张华权预感到不妙时,他赶紧采取了“冬眠法”,内销、外销两条腿走路,冷粘、注塑两种工艺同时上,不求利润,只求生存。这样,他才支撑住了企业。与周边的企业相比,张华权还算是幸运的。他向记者坦言:许多厂都停产了。如果算上大大小小的作坊,估计有上千家停产。

      女鞋产量在温岭同行中排名第一的浙诺尔掌门人林明标话里也透着丝丝寒气:今年4月,他刚从民工荒和人民币升值影响中缓过一口气时,又遭遇了原材料大幅度涨价的风波。到6月,原材料涨到历史最高点:制鞋业主要化工原料TPR居然从1.02万元/吨涨到了现在的1.5万元/吨;其他辅料分别涨了20%-50%左右。这对已下订单的企业来说,无疑意味着巨大的亏空。

      “今年1至6月份,能保底就算不错了。”林明标透露,像浙诺尔这样的企业其实还是相对坚挺的。林明标盘算着这样度过企业的苦夏:订单照接不误,哪怕明知没利润也得接。“这样就可以先生存,渡过难关再谋发展。”林明标说,接订单,一可以养活工人,二可以保住客户,这样,东山再起就有资本了。

      温岭鞋业曾经辉煌一时。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的制鞋业是温岭市的主要工业支柱产业,也是台州市的主要创汇行业。目前,有制鞋企业近5000家,主要分布在泽国、横峰、大溪、城东、城北、温峤等地,从业人员超过16万人。温岭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注塑(浇注)鞋生产基地之一和中国鞋类出口基地。2007年鞋产量8亿多双,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0%,总产值220亿元,占温岭市当年工业总产值的20%。每年鞋类出口额占温岭市总出口额的40%以上,在温岭市的工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温岭鞋业:活下去,就是胜利!

      然而,今年上半年,温岭鞋业发展遭遇了严峻的考验。1-5月份,鞋业总量下降,行业前十五强企业有9家出现负增长。据海关统计,今年1-5月份,温岭鞋出口约3亿双,比去年同期下降5.3%。四大制鞋区域都出现企业停产或倒闭的情况。根据工业局的摸底,鞋企停产或关闭的约占20%,其中大部分是小企业。

      下滑的原因是什么?温岭市工业局副局长黄晓斌认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市场采取贸易保护、出口退税下调、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劳动力成本增加、全行业普遍转冷是主因。而温岭市鞋革协会秘书长潘克诚则认为,自2000年以来,无节制的投资行为和盲目的扩张发展,同时,缺乏知名品牌也是造成行业不景气的原因。

      此外,温岭鞋业还隐含着一种虚构式的繁荣。对此有人形容,温岭的制鞋企业是供应商们养肥的“绵羊”,也是三角债及多角债中突出的一环——这颗“地雷”一旦引爆,不知会伤害到多少配套企业。占行业70%以上,靠银行贷款维持的这些企业,势必要做好历经阵痛的准备。随着供应商先拉货后付款方式的改变,许多企业的资金链,出现了可怕的“黑洞”。

      对大多数出口型鞋企而言,现在谁能撑到最后,谁才会赢。

      浙诺尔,一把剪刀剪裁难题

      一些企业开始在反思中寻求对策。

      从去年开始,浙诺尔先后和沃尔玛、欧尚、TESCO、COOP等4家国际知名品牌合作,拿到了“国际通行证”。企业按照超市所提供的样品开发产品,直接进入超市,绕过了中介,企业的利润会大幅度增长。而让企业得益的远远不止这点,更可贵的是,四大国际超市带来了先进的国际管理理念。

      “加盟这4家国际品牌超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林明标说,在申请和谈判后,超市方派出国际评估机构驻到浙诺尔,进行社会责任和产品技术评估。他们对工人工资、劳动保护、消防安全、操作过程等,都有一系列严格的评估系统。对达不到要求的,下达整改意见,直至产品达到欧盟、美国产品标准,才能进入超市销售。

      “这个评估,其实就是让我们发现管理漏洞的一个好机会。”林明标说,一次评估就等于给他们上了一堂国际管理课。有一次,外方评估人员在生产车间评估时,拿起一把剪刀,告诉他们:剪刀是不能随意摆放的,如果掉下来,刚好掉在脚上,就会对工人造成工伤事故,影响生产,更影响品牌声誉。通过评估人员的提示,企业在剪刀上系了根绳子固定住。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评估方要求缝纫机生产过程中发生断针必须有完整的调换纪录,以此确保全厂1000多个操作台上没有一根断针,以防断针混入鞋子;评估方在洗手间检查,发现地上没铺设防滑垫,就在整改措施上记下一笔,等全公司洗手间都铺设上防滑垫后才“放行”;评估方要求生产结束时,必须给几千台缝纫机罩上防护布套,这又让企业一阵忙……

      严格的评估意外地带来了企业管理的提升。马拉松式的评估结束后,企业从林明标开始到管理人员,全部“洗”了一次脑。“原来有生意时,不会去想这些‘小事’,但现在困境中加强企业管理,反而得到了意外的收获。”林明标说,浙诺尔学会了按照国际规则去生存,企业在今年重重危机下迎难而上,在大多数企业停产的情况下,还增加了两条流水线,扩招400名工人。

      “这理念,是一把剪刀剪出来的。”浙诺尔带给鞋企的经验是:学会和国际接轨,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理念。这是企业前行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未来发展最具优势的潜力所在。

[1] [2] 
  • 相关阅读
    1. 新品亮相丨让你无法错过的“缝制好帮手”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W20步进罗拉车的十八般武艺
      都在说工厂 阿里1688产业带跟犀牛智造什么区别?
      杰克“野狼团”徒步登山,练体魄,强意志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