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评论:没有过不去的坎

       2008,正当浙江喜迎改革开放30周年、GDP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突然遭遇内外夹击、风雨潮几碰头的经济寒流。面对当前的复杂经济社会形势,各种各样议论风生水起。有的说深不见底、一片漆黑;有的则轻描淡写,说不会有太大意外,“一切均在预期”;有的冷眼旁观、作壁上观;有的则忧心忡忡却又束手无策。

       诚然,对于具体而又实在的经济数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当下、对于不太遥远的下半年、明年经济走势,总能给出自以为满意的答案。殊不知那些在生死门槛前彷徨的民营企业,其内心的真实感受——痛楚而又无助!被誉为“国宝”的台州飞跃缝纫机集团董事长邱继宝,面对破产的流言,曾经一度心如死灰:“早知如此,真恨不得像在汶川大地震中那样死掉算了,这样被凌迟的感觉太难受。”

       尤应警惕的是,企业家信心的下挫,是比经济增速下滑更为致命的伤痛。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调查,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2.4和131.5,比去年同期下降22.7和23.3,比一季度下降12.9和1.7。有人说,现在的困难“看不到底”。有人安慰: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过去讲“发展是第一要务”,如今“生存为第一必须”。

       面对“生死门”,有的企业自己先吓破了胆。索性“躲进小楼”休眠。现在很多企业主觉得宏观形势不好,自己这么多年的积累已经够自己这一辈子甚至子女一辈子的衣食无忧,所以觉得何必再冒风险去创新,干脆关门歇业躲过这一阵再说。殊不知“休眠”起来后面对的形势可能更为艰难。能源和部分原材料价格,今后肯定还是要涨的。高成本时代骤然来临,这是种不可回避的趋势。

       面对“生死门”,有的企业慌不择路,选择高利贷,饮鸩止渴。一旦资金链断裂,便采取“范跑跑”的方式逃之夭夭,给社会留下不稳定因素的同时,也让更多的后来者兔死狐悲、风声鹤唳。

       信心的崩盘存在一种“雪球效应”,单个事件在整体不利环境之下,极有可能被放大、膨胀,最终导致局面失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整体信任氛围的营造,实为当务之急。实事求是地分析,上半年全省GDP增长11.4%,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基本面是好的,这对走出困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法总比困难多,但办法是要有信心的人才能想出来的。如何看待严峻的经济形势,不靠专业眼光,也不靠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关键是一个立场问题。全行业严峻这是一个事实,就企业来讲,除了主动承受之外,别无退路。左也死,右也死,往前一冲也许就不死。所以要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清醒的意识来看待目前遇到的危机。困难不独浙江企业承受,这个时候比拼的是耐力、是韧性,地震中幸存者讲述的生命奇迹,无一不是信念在支撑,无一不是精气神在传递。要把危机变成为一次洗牌胜出的机遇,变成为一次浴火重生的传奇。不甘心做缩头的“鸵鸟”,而要做涅槃的“凤凰”,尽管痛彻骨髓,尽管可能就此葬身火海,但从头再来,焉能不称英雄?

       浙江的企业确实很困难,但浙江的企业历来就是在困难中锤炼成长,这其实就是浙江经验的精髓。改革开放30年浙江经验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周而复始地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股市没有到底,楼市没有到底,企业的倒闭没有到底,市场的波动没有到底,我们怎么办?我们只有靠自救来保底,我们只有靠创新来翻底。没有爬不过的山,没有渡不过的河,没有过不去的坎。诚如吕祖善省长所说,浙江人只要有了信心,思路理清了,看准的事没有克服不了的。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风风雨雨走过来了,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愈挫愈勇的浙江精神。最大的经验是什么?也是不怕困难、历尽千辛万苦的“浙江经验”。

       还应该看到,浙江的经济切切实实处在一个爬坡越坎、转型、脱困的关键时期,关键的时候需要关键的呼吁、引导和应对举措。我们应该用救灾的精神来帮助企业脱困、解难、攻关、凝聚、提升。企业和企业之间相互抱团取暖,政府和银行纷纷伸手相援。在这方面,浙江省工商局接连推出的股权出资、出质办法,以及最近的小额信贷公司实施细则,无疑给后来者以良好的示范。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