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行业30年特辑:风雨三十载托起缝机强国梦

      翻开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发展史,今天的中国缝机业拥有着令人骄傲和自豪的成绩——

      缝纫机年产量占世界缝机总产量的70%,是世界上最大的缝机生产国;

      缝机生产制造已经实现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化先进制造业转变,丰富的产品结构形成了可以覆盖整个服装生产流水线的完整产业链;
      行业具有强大的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是当今世界缝制机械行业重要的配套基地;

      两年一度的CISMA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的缝机行业专业展,给世界的缝机企业搭起了交流对话的大舞台;
      ……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缝制机械行业蓬勃发展和高速扩张的30年,是行业积淀技术力量和发展实力跨步迈进的30年,它不但为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铺垫了创新发展的政策基石,更引导行和企业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扬帆而上,实现由小到大的嬗变,它由此带来的成果直接酝酿和筑起了中国缝机业的“强国梦”。

        把握“发展”主线,为“强国梦”奠定基础

      “发展才是硬道理”,当那位老人在南海边划了一个圈的时候,缝机行业搭乘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响了行业快速发展的号角。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建设造就了全新的国际环境。面对锐不可挡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超越国界的商品、技术、人才和资本的流动,为我国缝制机械工业全面融入世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业内人士评价说。此时,中国缝机行业开始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家用机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并开始起步转向工业机生产为主。

      商机与博弈,竞争与合作,从来都是发展的路上不可或缺的角色。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缝制机械产业开始大规模向中国转移,德国百福、日本重机、兄弟、大和、飞马、美国格柏等国际知名缝制机械企业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这对中国缝制机械工业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极大的发展机遇。

      “只有抓住机遇,才能赢得挑战!”合资企业的大量兴起,促进了我国缝制机械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培养了企业的国际化视野和全局观念,带动了我国一大批高水平零部件生产企业和生产基地的形成,为缝制机械行业产品专业化、规模化及产品质量升级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的确,通过20年来的合资合作,行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的民族缝纫机工业在和国外企业的合作与竞争中,更新了观念,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学到了先进的管理,加快了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内生产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这是目前缝制机械行业的真实写照。

      在此“天时、地利、人和”的机缘促动下,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迅速完成了从家用缝纫机向工业缝纫机产品结构调整过程,完成了从中速缝纫机向高速缝纫机的升级过程,完成了从内销型市场向内外销型市场的转移过程。

      时光流转,到“十五”期间,已经成功积蓄能量的中国缝机业,开始朝缝机制造大国迈进。来自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的统计显示,到“十五”期末,全行业已有缝制机械整机制造企业(未含台湾省)850多家(包括缝纫机制造企业和服装机械制造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1000多家。

        行业年产值由“十五”初期的100亿元增长到300多亿元,平均年增长率超过26%,呈现出连续高速增长的态势。行业年生产量从850万台增长到1600多万台,占到了世界缝机总产量的70%;常用产品品种数由原600种增长到1500多种,品种覆盖面达到75%。
      中国缝制机械产业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行业服务领域从工业机、家用机延伸到设计、裁减、粘合、熨烫、整理等缝前、缝后领域。生产企业已经具备设计制造各类裁剪、缝纫、熨烫、整理等缝制工艺过程中所有的设备,也包括控制器、电机和零配件。除了个别机种还需要进口,大部分机种已经能替代国外产品,并且出口到世界各地。

    同时,电控技术广泛应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快速发展,品种逐步增加,缝制机械中已经采用电控技术的产品有10多类,其他新的技术,如激光、传感、超声波、CAD/CAM等也在缝制机械行业得到广泛采用。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进入了一个向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的新时代。

      缝机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条依靠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来扩大经济总量、改善经济运行质量的路子愈走愈宽,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也由此奠定了从缝机制造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

        抓住“创新”着力点,为行业企业增添活力、动力

      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政策上的变化,它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创新的理念,带来的是思想上的变化,中国缝机行业由此在体制、机制、科技攻关、行业市场建设等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创新,为行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动力。

      传统脚踏黑头式的老式家用缝纫机50公斤重,才卖100多元,而经过飞跃自主研发的嵌入式电脑家用缝纫机重量只有5公斤,售价却达1000多美元。创新,让科技给传统制造业插上了新的翅膀,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说:“创新有生命力,创新有活力,通过创新它会带来效益,通过创新提高了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创新,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中闪耀出“动人”的光芒。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的诞生,就是行业前辈们勇于创新的鲜活典型。

      1981年8月,当时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还处在探索阶段,在行业组织还是个新鲜事物、行业协会凤毛麟角的情况下,以陕西缝纫机厂厂长张境清、广州缝纫机公司经理邵华和上海缝纫机公司经理李天龙为代表的行业有识之士就在“全国缝纫机学术交流会”在会上提出了成立“中国缝纫机协会”的倡议。

      1984年11月,以“集行业之力,办行业之事,为行业服务,促行业发展”为办会宗旨的中国缝纫机协会正式成立——缝机行业管理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并在行业领域不断扩展后,于2001年更名为“中国缝制机械协会”。24年来,协会牢固地扎根在企业中,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先后引领企业走过了“科技创新推动年”、“质量促进年”、“行业规划发展年”、“企业信息化推进年”、“标准化宣贯年”,在行业中兴起了科技兴业强业的热潮,使行业在量的攀升中逐步实现了向质的转变。协会以踏实和亲民的工作作风赢了企业的尊重和认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一个机械制造行业,谈创新,必须要提及的是科技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改革开放30年来,企业意识到必须以高科技改造传统制造业,他们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机械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检测,大力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和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在缝制设备上得到了应用,如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控制及模糊控制技术、群控和遥控技术、激光技术、CAD/CAM及数字技术、无油化技术等。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企业开发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中国缝制机械工业已踏上一条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随着科技的进步,缝制机械产品结构优化加快,品种不断丰富。从普通的平、包、绷,到钉扣、锁眼、花样机等特种机,从单纯的物理机械,到电子电控技术的普及,从缝纫产品向缝前、缝后如裁剪、粘合、熨烫、整理等设备拓展,缝制机械的内涵不断深化,新产品层出不穷,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在整个行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2007年,行业新产品贡献率达到30%,这在工业领域是很少见的。

      而在中国缝机行业,专业市场的创新建设,是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内容。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CISMA)前身,源于1987年度全国缝制设备展样订货会,由于当时国内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产品不再由国家统购包销,而由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寻找客户,这就直接催生了第一届展览会。1996年,根据世界缝机行业的形势变化,主办方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将其更名为“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定位由国内市场转为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时至2007年,展会已经成功举办了20届,CISMA2007的展出规模从第一届的2000平方米发展到创纪录地突破10万平方米,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第一大缝制机械专业展。如今,CISMA已是世界缝机行业和企业不可忽视的交流与贸易的平台,它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帮助企业培育品牌、开拓市场和提高行业整体形象与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路走来一路歌,改革开放30年,让“创新是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成为人们的共识。

             深化改革开放成果,期待新跨越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在世界缝制机械行业独一无二的地位,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缝制机械生产国,中国缝制机械工业的制造基础、配套优势、产品性价比、市场拓展能力和劳动力素质等各种综合实力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是无人可以替代。

      成就是惊人和喜人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辉煌事业兴。

      展望未来,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的强国路让人鼓舞:到2020年,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将拥有多个国际跨国公司,产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实现世界缝制机械强国的目标。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完善了自我研发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普遍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产品品种系列完善,其种类和数量基本满足国内外缝制机械市场的需求,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缝制机械研发、制造和销售中心。

      相信继续秉承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中国缝机业,必将在新一轮的调整中胜出,中国的缝制机械必将为世界人民“缝制”更多美丽的霓裳和更美好的生活画卷!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