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倒闭已达6.7万家 中小企业如何拯救?

        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8月3日发布统计结果显示,在国际经济形势增速放缓,国内宏观调控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下,今年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全国约1/10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接近30%,较去年同比减少15%。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据初步统计,全国今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

         国家战略论

      扶持中小企业 就是维护社会稳定

      ◆徐经胜

      中小企业在当前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目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同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绝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就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稳定,国家财政才能稳定,就业才能稳定,社会才能稳定。在这个意义上说,扶持中小企业,就是维护社会稳定。

      而当前,不少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民间借贷盛行,企业承担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今年上半年竟然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而这6.7万家规模企业倒闭的背后,就是大批劳动力的失业。

      目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虽然与国际经济形势增速放缓、国内宏观调控结构调整等有关系,但是中小企业发展“包袱”过重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一是税负偏重。按照现行的增值税制度,中小企业被划为小规模纳税人,而实际上,由于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其税负远远高于一般纳税人;二是融资困难。据银监会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占了全部商业贷款的15%,比去年同期减少300亿元。由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导致“民间借贷”盛行。

      从维护社会稳定看,扶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一道 “必选题”。因此,不论是研究建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把中小企业起征规模标准从年纳税额30万元提高到约50万元,还是探索建立国家级再担保机构、加大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投入力度等,对中小企业来说,都是一种利好。而凡是利好于中小企业的举措,都是有利于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认识误区论

      发展中小企业 比引进外资更重要

      ◆王艳明

      我国中小企业进入萎缩阶段,仿佛是不争的事实了。日前,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捷在一学术论坛上提醒:广东实行产业转移时,调整要适度,以防过多密集型产业倒闭,广东肯定仍需要吸纳外资,但与依赖外资相比,广东发展民营经济更为现实。其实,何止于广东,放诸于全国社会经济层面来看,目前或许也存在发展中小企业比引进外资更重要的问题。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劳动力水平也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从劳动就业方面看,中小企业显然大有可为。虽然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在城市结构布局中越来越强势,但服务业、加工业在整个经济布局中尚占有重要比重。中小企业萎缩,将影响到下游大型制造企业的零部件和元器件供应。而暂时忽略国情,从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经济看,其在国民经济格局中也应该有足够的尊严。

      英国政府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经济战略重点之一,到2005年初,英国中小企业达420多万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9%,并且以每年新建约10万个的速度增长,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英国所有企业的58.7%,占英国企业总营业额的51.1%。在欧盟的工业政策中,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也占有重要地位,原15个老成员国总计有中小企业1800多万家,2/3以上的就业人口工作在中小企业。韩国截至2004年末,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总数的86%。在日本,中小企业是经济的主力军,占所有企业的98.2%,从业人员占总数的90%。2003年德国中小企业有10万多家,约占工业企业总数的98%。即使如美国,中小企业也创造了2/3的新增就业岗位,被认为是美国经济的发动机。

      上述不难看出,中小企业在上述发达国家往往被当作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命脉,并且给予了足够的支持。以英国为例,政府对待中小企业采取了成立专门政府机构、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创业环境、实行税收优惠、拓展融资渠道、关注落后地区、支持出口投资等一系列措施。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中小企业一方面吸纳了大批的劳动力就业,保证了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所创造的大量利润的一部分,能够通过政府层面转化成社会福利,以更充分地保证民生。

      从国计民生看,我国是最应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但是,在曾经的粗放型经济模式下和GDP至上的思维中,中小企业不仅没有得到重点扶持和制度规范,相关政策反倒起了掣肘的作用。中小企业在整个工业企业布局中,依然禁锢于不入流的观念中。相较于大规模的招商引资,中小企业发展更是很难被纳入议事的台面。现在,发展“中小企业振兴计划”的时候到了。


     

[1] [2] 
  • 相关阅读
    1.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缝纫机上的这些按钮都叫啥?有什么功能?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常州智谷获评天宁经济开发区三新经济“三星企业”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