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如何进行网络营销传播(1)
《网络为王: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硕士研究生曹芳华的作品。在书中以晋江运动品牌为例展开论述,阐述了品牌策略、广告营销、网状营销传播、聚合营销传播等颇为独特观点。中国缝制设备网将此书分为五期进行连载。第一章:一切都已经改变
媒体环境已经改变:媒介种类越来越多,媒介的数量不断增加,电视频道越来越多,报纸版面越来越多······但是媒介投放的费用也越来越高,广告媒介投放的效果也越来越差。面对已经改变的媒介环境,企业营销何去何从?
竞争环境已经改变:国际知名品牌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占据着巨大的市场份额,同质化企业在你死我活地开展价格战术,跟风战术。竞争态势越来越不乐观,企业如何杀出一条血路,创造一片蓝海?
消费者越来越难伺候:消费者越来越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多元化,消费群体越来越碎片化,消费者的品牌知识越来越丰富,消费行为越来越理性。面对已经要求与企业品牌平等对话的消费者,企业路在何方?
一切都已经改变,企业在抉择的十字路口:做广告,找死;不做广告,等死!
媒体本来是企业营销传播致效的通道,但是现在媒体关注的是企业的广告投放量;广告公司本来是该为企业的品牌提供战略布局的专家,但是很多广告公司关注的是企业的广告预算。谁在为企业营销传播的效果负责?
第一节 品牌误区与广告致死
在和很多企业家聊天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他们对待广告与品牌的态度是那么的尴尬。面对外贸市场越来越难做,贸易门槛越来越高的窘境,很多企业有开发国内市场的计划和打算,但是品牌建设的巨高广告投入门槛让企业家犹豫不决,投广告,建品牌似乎成了一种赌博行为。究其核心症结还是对品牌与广告的理解存在误区。
广告与品牌误区
误区一:盲目放大广告效用导致广告致死。广告本来只是品牌营销的一个环节,也只是塑造品牌的一种方式。但是在许多企业的观念中,广告就是其市场营销的全部,只要花钱砸广告,就能建立品牌。从央视“标王”的成败就可见这种误读的严重和可怕。
1994年11月2日,“孔府家酒”成为央视标王,3079万元的巨额中央电视台广告投入,并没有让“孔府家酒”成为一个中国白酒市场上基业长青的白金品牌。
1995年11月8日,秦池酒在第二届标王竞标会上以6666万元抢摘“王冠”。1996年11月8日,秦池又以3.212118亿元天价卫冕“标王”成功,但没有实现秦池老板“每天开进央视一辆桑塔纳,开出一辆豪华奥迪”的黄粱美梦,随着企业危机的爆发和危机公关的失利,秦池品牌也在中国白酒市场上销声匿迹。
2002年底,马志平以1.0889亿元让市场表现平平的熊猫手机成为2003年度广告的“标王”,熊猫手机虽然借此一举扬名,并带动了销售的提升,但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却未能胜出。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熊猫手机在巨额广告与薄利销售的矛盾中,掉进了债务的无底洞。在今天的手机市场上,熊猫并没有成为国产手机品牌的“国宝”。
“标王”的陨落证明企业的出路不能仅仅依靠广告,巨额的广告投入不是一个品牌成功的充分条件,特别是当企业缺乏正确的战略和品牌策略,而其他营销环节也存在问题时,广告反而会凸现和放大这些问题,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加速企业的灭亡。
2003年,福建长富牛奶在央视2003年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会上,以1900万元中标黄金时段的广告发布权,但是结果很不尽如人意。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一段时间的广告投放后,长富牛奶并没有实现从一个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的提升,而由于资金链的不畅通,导致其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
广告的效用被盲目地放大,广告成为一种金钱赌博。其实,广告是企业在其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向其能够服务好的消费者传达品牌信息的一种方式,广告的效用与广告的投入不一定成正比关系,广告的投入大并不意味着广告的效用就大。所以广告未必就是需要企业倾家荡产孤注一掷。
误区二:品牌就是“央视+明星”?由于安踏采用“央视+明星”模式成功打造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迷信“央视+明星”的广告模式,盲目的相信似乎只要花巨资请时下走红的明星代言,然后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品牌就水到渠成地建设起来了。据不完全统计,晋江品牌中采用该策略的运动品牌就有: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