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继宝:“国宝”之殇
时光倒退到8年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杭州视察工作,到飞跃集团考察,听取集团董事长邱继宝的汇报后说道:“飞跃这个典型,基本上是在平地起家,从零开始,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规模的企业,这是很了不起的。飞跃这种精神,不仅是把工业搞好,而且运用了高新技术。以高新技术引导、改造缝纫机这个传统行业,所以才能脱颖而出,一枝独秀。每一个传统行业,都可以通过高新技术改造,脱颖而出。你邱继宝是个‘宝贝’,是‘国宝’。你能够为中国缝纫机行业在世界上争得一席之地,我们大家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当朱镕基在离开会议室的时候,对邱继宝说:“你现在已经不是单纯为了赚钱,而是把缝纫机作为一项事业来做。”并和全体管理层在“四海一家,中国飞跃”的背景墙下,留下了一张令人难忘的珍贵照片。这张照片,现在还挂在飞跃集团的大会议室里,而将缝纫机作为一项事业来做,也成为邱继宝一生的奋斗目标。
这段话说在飞跃集团最鼎盛的时期,这也是邱继宝“国宝”名字的由来。
“国宝”迷局
8年之后,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后,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已经取得飞跃性的进步,缝纫机从每个家庭梦想的四大件,已经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家庭耐用消费品,丰富的商品,使得人们对衣着的追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从遮身掩体,到追求时尚功能,人们不用再守着自家的缝纫机,缝制一家几口的衣着。市场的需求变了,但是邱继宝和他的将缝纫机作为事业的梦想没有变。
此时,飞跃也实现了产量上和销售渠道上的飞跃,和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虽然如此,对缝纫机的整体需求量在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而这时的飞跃,继续生产老式的缝纫机,在开拓产品销售渠道上,飞跃集团也没有更多的办法,而是按部就班地走。
问题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压在飞跃集团身上的资金债务,如雪崩一般爆发了。
为了自救,飞跃开始了一系列的调整,首先是减产和停产微利的产品,然后是上马新项目,扩大生产高附加值,高利润空间的产品。
为了挽救飞跃这个台州市的重点企业,台州市政府没少下功夫,首先是要给飞跃集团把脉,找出问题的原因,于是,在今年3月,由台州市经委主任张锐敏带领的工作小组,进入飞跃集团进行专题调研。4月中旬,台州市、椒江区先后出台具体措施,协助飞跃集团度过困境。
之后要给飞跃输血,在浙江省政府的牵头协调下,各家银行统一继续给飞跃公司提供贷款。缓解飞跃的资金压力。
飞跃是一个家族企业。其核心飞跃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8亿,邱继宝控股93%,其妻阮云兰拥有7%股权。目前飞跃年产各类缝制设备500多万台,其中高速包缝机、绷缝机占世界总产量的50%,占国内的70%。近年来,邱继宝还介入食品机械、箱包、中央空调、纺织机械等产业,并在天津、山东、台州等地投资房地产。
此时的邱继宝,面对飞跃即将进行资产重组的困境,邱继宝也不再是飞跃的宝了。能否顺利进行资产重组,飞跃的何去何从,充满变数。飞跃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