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品牌鞋企生机勃勃 加工鞋服企业困境中焦灼

      温州故事

      企业突围

      浙江温州,这个在沿海不大的城市,从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起,就一直被喻为我国民营经济的风向标,年出口量超过千亿人民币。敢于拼搏创新的温州人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

      在这次经济风浪中,温州众多制造业都经历着阵痛,当地的民营企业家们都在寻找出路。

      与此同时,因为楼市、股市不景气,温州“炒房团”等从各地回流的游资上千亿也在焦急地寻找出路。

      8月12日下午,随着飞机逐渐下降,温州进入记者眼帘:没有多少高楼,似乎并不很现代,机场候机楼也不豪华。

      走进机场,不到1000平方米的行李大厅,四面洁白的墙壁,被宣传各种当地产品的广告牌装扮得五彩缤纷。这一刻,记者感受到温州制造业的繁华。

      然而,这种繁华,如今似乎只是一种表象。很多的温州企业,正挣扎在生死边缘。当然,也有一此企业活得很滋润。

      冷清的工业园区

      “成本上升和美元贬值等因素,给温州民营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在温州四大工业园区之一的龙湾开发区,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幕:开发区内人烟稀少,新安红路2号的华杉服饰有限公司大门紧闭。当地人告诉记者,这家服装厂以前在当地算规模大的,其产品以出口为主。

      受美元贬值和出口受阻影响,这家企业去年起举步维艰,不断裁减员工,到去年底,企业因无法支撑而倒闭。工厂大门旁,还挂着一张温州龙湾人民法院出具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支付傅俊峰等286人工资”的执行通知书。

      就在距华衫服饰不到500米远处,另一家名为享美服饰的民营企业也处在半关停状态。“从今年起,由于国际经济恶化,企业订单比往年减少许多。”这家公司的老板说,企业主要是帮外商加工,利润原本就不高,完全是以量取胜。美元贬值后,有的订单根本就不敢接。”他说,“明的是亏本生意,还不如不做。”

      开心的鞋厂老板

      与服装同在一个大行业的温州制鞋业的日子并不比服装加工业好过。龙湾壮元三期工业区聚集了上百家制鞋企业,拥有3000名员工的大自然鞋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该公司拥有自己的品牌,且产品主要内销,这家公司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同时他们还认为这是一次企业发展的机会。总经理刘燎东说:“改革初期,卖方市场让先知先觉的温州人通过贴牌生产赚到了第一桶金。可能是惯性作用,多年来,温州企业依然以贴牌加工为主,缺乏自己的品牌。”

      刘燎东说,没有自主品牌和科技含量的企业,在竞争中破产是历史的规律。据他透露,设在大自然厂房后的一家鞋厂,只有不到400名员工,主要为其他品牌加工,现在已经处在停产状态;而设在大自然旁边的另一家鞋厂,老板近来时常跑到大自然公司,表示希望被收购。

      温州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温州拥有30多万家民营企业,今年,处在停产或半停产的企业超过了两成。

[1] [2] 
  • 相关阅读
    1. 新品亮相丨让你无法错过的“缝制好帮手”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W20步进罗拉车的十八般武艺
      都在说工厂 阿里1688产业带跟犀牛智造什么区别?
      杰克“野狼团”徒步登山,练体魄,强意志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