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VF2400/2500系列平板式绷缝机的调整与维修(二)
2 缝纫机的调节
2.1 缝线张力的调节
由于缝线张力大小是由缝料的质地、缝线的品种、线迹宽度等因素而定,所以缝线的张力要根据缝制条件,在保证线迹质量稳定的情况下,尽量调节得小一些。
2.2 压脚压力的调节
旋松紧固螺母A,当顺时针旋转调压螺钉B时,压脚压力增强;反之逆时针旋转调压螺钉B时,则压脚压力减弱(图1)。
图1
对于压脚压力的强弱,在压脚对缝料能起到有效作用的范围内(保证缝料能正常送料),应尽量调节得弱一些。如果压力过弱,会产生送料不均匀、跳针和线迹紊乱等现象。
2.3 压脚位置的调节
机针针尖在刺入缝料时,应该在压脚的落针部位的中心穿过(图2)。如果针尖不落在该中心,可旋松压脚的紧固螺钉D,然后把压脚C的前端向左右方向摇动,使机针下降时针尖正好在落针部位的中心穿过,然后拧紧紧固螺钉D。
图2
注意:在拧紧紧固螺钉D时,要固定住压脚C,不可任其移动,否则使调节失败。
另外,在装有缝滚带装置的缝纫机上,由于压脚压力会影响到滚带的伸长,所以压脚压力要在许可范围内尽量调节得弱一些。
2.4 针杆连杆润滑油量的调节
要进行润滑油量的调节时,先旋松紧固螺母F,逆时针转动油量调节螺钉E时,油量增大;若顺时针转动油量调节螺钉E,油量减少。油量调节完毕后,应在稳住调节螺钉E不转动的状态下,立即拧紧紧固螺母F(图3、图4)。
油量调节螺钉E的标准位置:螺钉E的旋凿槽e应该指向标记刻点G和H的中间(图4)。
注意:切勿将旋凿槽e转到刻点G和H的范围之外。
2.5 针距的调节
该系列的缝纫机的针距可以在1.4~3.6mm的范围内进行无级调节。
表1是1´(25.4mm)与30mm长度内的针数。
表1
针迹长度(mm) | 1´长度内的针数 | 30mm长度内的针数 |
3.6 | 7 | 8 |
2.4 | 10.5 | 12.5 |
1.4 | 18 | 21 |
2.5.1针距的调节方法
用左手轻轻按下自动复位按钮A(图5),此时会感到按钮碰到机内的零件,即使用力也按不下去。在此状态下,一面用左手轻轻按着按钮,一面用右手转动手轮,当转到某一位置时,自动复位按钮A就会按下去,然后再转动手轮,即可调节针距。若顺时针旋转手轮,使手轮上的刻线L越靠近固定刻点B,则针距就越趋大,直到手轮上的刻线L对准固定刻点B时,针距就变成3.6mm(图6)。若逆时针旋转手轮,则针距就越趋小,直到手轮上的刻线S对准固定刻点B时,针距就变成1.4mm。
由于缝料的种类、质地、厚度以及差动量的大小等因素,实际针距与所标志的针距刻度总有少许误差,因此可以再次调节手轮的方位,直到合适的针距为止。
注意:在调节针迹长度时,一定要先关掉电源开关。
2.5.2 自动复位按钮的限动板
缝纫时不允许操作工任意变动线迹长度时,可利用此限动板予以限制。
调节方法:旋松紧固螺钉C,将自动复位按钮限动板D转到上方,与自动复位按钮A的下端面接触,然后拧紧紧固螺钉C,此时自动复位按钮A就被限动板D抵住,再也按不下去了(图7)。
图7